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章 田间的付干部

蝉鸣阵阵,炎热逼人。八月底的太阳仍旧毒辣,地里的庄稼把人晒得汗流浃背。

白露将临,田间地头一派收获的景象。付平戴着草帽,卷着裤脚,抓着锄头,举着个大茶缸吨吨吨地喝着水,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喘着粗气。

这一周多来,他很累,但收获也不小。跟老农们打成一片,听他们说了不少村里的事,很快就对芝麻山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惜,离找到脱贫致富的好办法还差得远。

老农王福贵瞅了他一眼,嘴里叼着烟卷,含混不清地说:"小付啊,你这一身细皮嫩肉的,怎么想起来跟我们受这个罪?"

"王大爷,我这不是想多了解了解你们的生活嘛。"付平直起身子,冲他笑了笑。

"了解生活?"王大爷皱起眉头,"跟你们城里人的生活能一样吗?你们城里人每天办公室坐着吹着空调,晚上还能洗个热水澡,睡个软和的床。我们可是一年到头没个消停。"

付平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我知道。所以我才想来感受你们的生活嘛。"

不远处,村民老赵家的儿媳妇正在地里干活,听到他俩的对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付干部,你们城里人的想法可真奇怪。种地哪有什么好体验的,不就是没日没夜地受罪吗?"

付平尴尬地笑了笑,低下头去继续干活。

此时老农王福贵上前,盯着他的动作,忍不住摇头:"哎,你这样不行啊?不是你这么搞的捏。"说着,他一把夺过付平手中的锄头,在地里比了个熟练的动作:"你得这么使劲挖,才能连根拔起。"

付平点头道谢,学着妇人的样子挥舞锄头。王福贵见状,又指点起别的地方:"你手上这股力气也得均匀些,这儿重那儿轻,可使不上多久就累了。"

"王大爷说得对。"付平赔了个笑脸,又向老农王福贵请教:"不知可否指教我几手?"

老农王福贵瞪着眼,哼了一声:"你们读书人不是书读的多吗,怎么还需要请教我们乡里人啊。"

"那您可就冤枉我了。"付平连连摆手,语气诚恳:"我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对很多实际情况都一无所知。所以我才想亲身体验体验,了解你们的生活。"

"你既然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那我就教你两手吧。"老农王福贵用锄头指着地里:"你得先弯下腰,两手用力,一锄子挖个坑。再把锄头往里一送,就能连根拔起......"

一直旁观的王占奎见状,终于按捺不住,走上前来拉住付平的胳膊:"你别真给自己找罪受了。"

"罪受?"付平一脸茫然。

"这可不是儿戏。"王占奎叹了口气,眉头紧锁:"你跟他们开这等玩笑,不怕把自己的身子给糟蹋了?等你把腰闷给闷着了,可别后悔。"

付平擦了把汗,抬头望向王占奎,语气诚恳:"我是发自内心想亲身体会农民生活,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和线索。只看书本和资料远远不够,我得亲眼见识,亲身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处境。"

王占奎皱着眉头沉吟半晌,终于摆了摆手:"你自个儿留神些吧,可别把自己给累坏了。"说罢他转身离开,只留下一个深深的背影。

付平继续在地里辛勤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土污浊了双手,可他全然不顾,专注于挖掘、拔草、锄地。村民们看在眼里,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啧啧称奇,还有人摇头失笑。

"这年轻人,怕是受了太阳晒糊涂了吧?"

"嘿,他不是那等人,定是有什么高见。"

"读书人哪懂得这些?看他那纤纤十指,就不是干这行的料。"

付平置若罔闻,只当没听见那些闲言碎语。

太阳渐渐西移,温度略微降低。付平抹了把汗,忍不住感叹:"王老爷子,您可真能干啊。我看您拿着锄头的手法,比我这个年轻人都利索多了。"

"你年纪小,哪经历过这些?"王福贵笑着摇头:"我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除了在地里干活,啥都不会。从小就跟着大人们学,到如今这般年纪,自然驾轻就熟了。"

"家里以前那么穷啊?"付平好奇地追问。

"你看看我这个年纪,自然就知道了。"王福贵叹了口气:"我出生那会儿,咱芝麻山村就可穷了,哪家没有饿死的?到处是赤脚淘米的,吃糠咽菜,都成了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