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 夜半敲门声

王占奎被她一语戳破,顿时哑口无言。他垂着头坐在那里,一时间屋里静悄悄的,只有柴火在壁炉里噼啪作响。

过了好一会儿,王三爷才沉着脸开口:“占奎啊,你可别又想糊弄我种那个啥子作物。老子都跟你说了,那玩意儿咱种不来。"

"不是,三伯你听我说。"王占奎一脸急切,"付平那小子是真心实意为咱们村好,你就从了他这一回吧。"

"呵,小娃儿能有啥真心实意的。"王三爷冷笑一声,转身就要进屋。

"三伯!"王占奎一把拽住他,"你想想咱村这些年的惨事,都是因为穷啊!付平他是想带咱们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这么好的机会,咱可不能错过啊。"

王三爷沉默了,半晌才叹了口气:"占奎啊,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是这事儿真的能行吗?万一失败了,咱可就全完了。"

"三伯,你还记得去年隔壁村的老刘吗?他家儿子得了重病,没钱医治,眼睁睁看着没了。还有前年,咱村的小花,因为嫁妆少,被婆家虐待最后自杀。这都是因为穷啊!"

王占奎激动地说着,眼眶都红了。"付平他是来帮咱们的,咱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心意啊。"

王三爷转过身,望着王占奎,眼神复杂。良久,他摸了摸胡子说道:"行,老头子我考虑考虑把。"

王占奎一听,顿时喜上眉梢:"三伯,您就放心吧,我相信付干部一定可以让我们芝麻山村变个天!"

送走了王占奎,王三爷在院子里站了许久,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事重重。

第二天清晨,付平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的。他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努力回忆起昨晚的情景。一股酒气仍然萦绕在鼻尖,他的口干舌燥,大概是喝醉了。

他看了眼床头柜上的水杯,杯中的水已经有些凉了。不过他还是连忙拿起来猛灌了几口,试图驱散那股烦人的宿醉感。喝完水后,他坐起身,环顾了一下这间简陋的小屋。墙上的旧日历已经翘起了一角,地上散落着几件他昨晚脱下的衣物。

付平努力回忆着昨晚发生的一切。他记得自己因为一些事情郁郁寡欢,最后在村里的小酒馆喝得烂醉。之后的事情他就有些模糊了,大概是被王占奎背回了家。想到这个曾经对自己怀有戒心的老村长如今竟也开始支持自己的想法,付平不禁感到一阵欣慰。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谁啊?"他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

"小付,是我,你王叔。"

付平连忙爬起来,趿拉着拖鞋去开门。王占奎笑眯眯地站在门外,手里还提着一兜子早点。

"哟,小付,昨晚睡得可好?"

"还行吧。"付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王叔,昨晚喝多了,给你添麻烦了。"

"哪儿的话,咱们都是自己人。"王占奎大大咧咧地走进屋,把早点放在桌上,"快趁热吃,这可是我老婆大清早给你做的。"

付平感激地接过早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王占奎在一旁抽着旱烟,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付干部,你说咱这芝麻山村将来会变成啥样?"

付平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说:"那还用说,肯定是日子红火啊。到时候,咱们村的蕲艾远近闻名,游客们蜂拥而至,大伙儿的腰包都鼓起来了。"

"哈哈,我喜欢!"王占奎使劲拍着大腿,"付干部,你可真有眼光。要不是你来了咱们村,我们还不知道要穷到猴年马月呢。"

"王叔,你这话就见外了。"付平放下筷子,正色道,"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那是那是。"王占奎连连点头,"对了付干部,昨晚的事儿你别放在心上。三爷他就是个犟脾气,你得多担待。"

"我懂的。"付平叹了口气,"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会继续努力的。"

"这还差不多,你放心会有好消息的。"王占奎站起身,拍了拍付平的肩膀。

果然,过了晌午王三爷的老伴就来到了付平的办公室,神情有些忐忑不安。

"付干部啊,我家老头子他年纪大了,脾气也是越发固执了些。"老妇人叹了口气,"您可得多开导开导他。"

付平会意地点点头,"我会和王三爷好好谈谈的。您回去吧,别太着急。"

老妇人这才放心地离开了。付平坐在椅子上,沉思片刻后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行数据和计算公式。

一个多小时后,王三爷捧着一壶刚沏的茶走了进来,神情有些不自在。付平赶紧起身相迎,恭恭敬敬地让王三爷在椅子上坐下,又亲自为他斟上一杯香茶。

"三爷,您老考虑得怎么样了?"付平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王三爷啜了一口茶,皱着眉头沉吟半晌,这才缓缓开口:"你说的那些经济作物的事情啊,我是想过的。只是咱们这些老头子,真不太懂那些新鲜玩意儿。"

付平连连点头,"这个您老就放心吧,我都替您们考虑好了..."

就这样,付平耐心细致地向王三爷解释了一遍又一遍。王三爷虽然固执,但也没有那么顽石不化。在付平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说:"那好吧,就这么着,我这可是押了全村的身家性命在你身上,可别让我失望啊。"

"您就等着数钱吧!"付平信誓旦旦地说。

看着王三爷离开的背影,付平长长舒了口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只要有了第一个突破口,其他的村民迟早也会被说服。而他却不知道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王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