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洒落在芝麻山村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如同一片波光粼粼的海洋。付平站在村口的土坡上,远眺着这片他魂牵梦萦的土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欣慰的微笑。
回到村里已经四天了,付平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从前那个忙碌而充实的日子。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这是他熟悉的家乡的味道。
"付干部,你回来啦!"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付平转身,看到了村里的王三爷。
"三爷,您这是要去哪儿啊?"付平笑着问道。
王三爷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到付平身边,"我啊,去地里转转。这不是听说你回来了嘛,想着来找你聊聊。"
付平连忙搀扶住中年男子,"您慢点,我扶您过去。"
两人边走边聊,王三爷絮絮叨叨地说起村里这些天的变化。付平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工作。
回到办公室,付平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唐专家的学妹陈教授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柔而干练的女声,"喂,哪位?"
"您好,陈教授。打扰您了,我是付平,唐运辉教授让我联系您的,想跟您请教您几个问题。"付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恭敬和期待。
陈教授笑道,"付同志,你太客气了。我听我师哥说起过你,说你是个难得的好苗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付平心里一暖,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简要汇报了村里的情况,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陈教授,我们村准备搞个产业园,想请几位专家来指导一下。您看能不能给我推荐几位?"
陈教授沉吟片刻,"这个嘛,我倒是认识几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的专家。这样吧,我整理一下名单,一会儿发给你。你看看哪几位合适,我来帮你联系。"
付平喜出望外,连声道谢。挂断电话后,他长舒一口气,心里暗暗为自己的人脉资源点了个赞。
接下来的几天,付平忙得脚不沾地。一边准备中期总结会的材料,一边和陈教授推荐的专家们联系。晚上回到家,他常常累得倒头就睡,但心里却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直到他从齐夏县城回来之后的第四天晚上,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这平静的生活节奏。
"喂,付干部吗?"电话那头传来县委办主任急促的声音,"明天上午九点,省市里的专家要来咱们村调研,你赶紧准备一下。"
付平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专家组要来?这么突然?"付平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和紧张。
县委办主任的语气也有些无奈,"是啊,上面临时安排的。你知道,这些专家们的时间都很紧,能抽空来已经不容易了。付干部,你得好好准备啊,这可是个展示咱们村成果的好机会。"
付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您放心,我一定会做好准备的。请问专家组有哪些人?"
主任简单介绍了一下,"都是省市相关中药材管理机构的同志,还有几位中药材种植技术相关的高校教授。具体名单我一会儿发你手机上。"
挂了电话,付平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他拿出之前准备的材料,仔细修改完善,又给唐专家打了个电话,商量明天的接待事宜。
第二天一早,付平就站在村口迎接。远远地,他看见一辆黑色的公务车缓缓驶来,车上飘扬着县政府的旗帜。
车门打开,胡县长率先下车,后面跟着几位身着正装的专家。付平快步上前,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胡县长,各位专家,欢迎来到芝麻山村!"
胡县长笑着拍了拍付平的肩膀,"付干部,今天就看你的了。"然后转身向专家们介绍道,"这位是我们芝麻山村的付平书记,年轻有为,是咱们县里的优秀干部。"
付平谦虚地笑了笑,然后热情地向专家们问好。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儒雅的老教授笑着说:"听说你们村的中药材种植做得不错,我们可是带着很大期望来的。"
付平心里一紧,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从容,"谢谢各位专家的关心。我们村虽然起步晚,但在县里的支持下,这几年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待会儿我带各位实地看看,请各位多多指教。"
一行人沿着村里新修的水泥路向前走去。路边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都让专家们眼前一亮。付平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村这几年在县里的帮助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现在全村有80%的农户参与其中,年产值已经突破了500万。"
一位专家惊讶地问道:"这么多?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付平笑着解释:"我们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既解决了技术问题,又保证了销路。农户们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看到了希望。"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村外的药田。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药材整齐排列,煞是好看。专家们纷纷驻足观看,有的还蹲下身仔细查看药材的生长情况。
付平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专家们对村里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时,他注意到一位年轻的专家正皱着眉头,似乎有什么疑问。
付平走上前去,轻声问道:"这位专家,您看出什么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