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王磊也在一旁帮腔道:“可不是嘛!你说这狗日娃娃,真是忘恩负义。小时候吃饭,都是他婆婆我,一口一口嚼烂了喂他嘴巴头的,现在倒嫌弃起我们来了!”
两个大学生这才明白过来,顿时欣喜地对望一眼。他们昨天还在发愁,说好的每天为住家农户做一件实事好事,今天该干点啥呢?这不,机会就送上门来了!
于是,他们立刻笑着答应道:“可以啊!刷牙对牙齿好!不然牙齿容易生病,你们二老年纪也大了,今后牙齿掉多了,吃饭也不方便,安假牙价格又高,还是刷牙便宜又顶用!”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老太太高兴地说,“我们一大早就去村上小卖部买了牙刷,就等着你们教我们呢!”
“买了就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教你们!”一个大学生热情地说。
“哎呀,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老太太感激地说。
“别客气!”另一个大学生也笑着说。
......
这边厢,两个大学生运气好,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今天的“任务”。而他们隔壁的另一户人家里,两个大学生却愁得直抠脚。
这户人家姓刘,老两口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剩下他们两个老人相依为命。两个大学生住在他们家,每天变着法子想为他们做点事,可这老两口勤快了一辈子,家里家外都被他们收拾得妥妥当当,实在找不到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这不,昨天帮着把屋里屋外打扫了一遍,今天又该干点啥呢?两个大学生愁眉苦脸地坐在院子里,眼睛四处踅摸,希望能找到点灵感。
“你说,咱们今天再把地扫一遍怎么样?”一个大学生试探着问道。
“得了吧,昨天刚扫过,今天又扫,人家还以为咱们是来捣乱的呢!”另一个大学生没好气地说。
“那你说咋办?总不能干坐着吧?”
“哎,有了!”另一个大学生突然一拍大腿,兴奋地说,“昨天打扫卫生,今天咱们可以帮他们弄个垃圾桶啊!”
“垃圾桶?啥意思?”
“我跟你说啊,你看哈……”那个大学生压低了声音,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垃圾分类的好处来。
原来,这个大学生来自城市,从小就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在他看来,垃圾分类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当他来到农村,却发现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所有的垃圾都一股脑地扔在一个桶里,甚至直接扔在地上,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容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
“所以,咱们今天就帮刘大爷家做一个垃圾桶,一个放可回收垃圾,一个放不可回收垃圾,然后再教他们怎么分类,怎么样?”大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这个主意好!既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让他们学到新知识,一举两得!”另一个大学生也表示赞同。
于是,两个大学生说干就干,找来木板、钉子、油漆等工具,开始热火朝天地制作垃圾桶。刘大爷和老伴儿看到他们忙忙碌碌的样子,一开始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等弄清楚了他们的意图之后,都忍不住笑着摇头。
“哎哟,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娃娃,就是爱折腾!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啥?我们活了大半辈子,不都这样过来的吗?”刘大爷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笑呵呵地说。
“刘大爷,这您就有所不知了。”一个大学生一边锯木板,一边耐心地解释道,“垃圾分类可不是什么花架子,这是关系到环境保护的大事!你想啊,如果把垃圾都混在一起,不仅占地方,还不好处理,时间长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咱们的身体健康。但如果把垃圾分门别类地放好,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比如废纸、塑料瓶什么的,就可以重新变成资源,减少浪费,多好啊!”
刘大爷听得一愣一愣的,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听说垃圾还能“变废为宝”。他磕了磕烟斗,将信将疑地说:“真有你说的那么邪乎?”
“那当然了!”另一个大学生也赶紧说道,“您想想,现在咱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城市建设得那么好,如果没有垃圾分类,那得产生多少垃圾啊?到时候,别说环境了,就连人都没地方住了!”
刘大爷被他说得心惊肉跳,忍不住问道:“那你说,这垃圾该咋个分类法?”
两个大学生见他终于有了兴趣,顿时来了精神,七嘴八舌地给他讲解起垃圾分类的知识来。刘大爷听得云里雾里,最后还是老伴儿看不下去了,笑着说:“行了行了,你们就别为难老头子了,他哪听得懂这些?你们教教我就行了,我脑子好使,学得快!”
两个大学生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点头称是,开始手把手地教老太太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学习热情却很高涨,不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还兴致勃勃地把家里的垃圾都翻出来,重新分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