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6章 宅基地之争!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带着些许凉意,洒在石龙村的泥土路上。村里几户人家早已醒了,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柴火味。付平和王占奎站在石龙村委会门口,看着眼前这一片熟悉的土地,脸上带着些许疲倦,但更多的是一种放松的神情。

"昨晚那一阵,总算是过去了。"王占奎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付平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付平点点头,目光扫过村里,还能看到刘大民家那边的屋顶,虽然隔得远,但屋子上空的炊烟仍显得有些孤寂。昨晚那场风波让大家都绷紧了神经,今天的工作倒是顺利得出奇。

"刘大民那家,动静搞得那么大,最后还不是签了。"付平低声嘀咕了一句,随即又笑了笑,"咱们今天也算是轻松了。"

王占奎点头应和:"可不是嘛,今天这些户就没费什么劲儿,大伙儿看着刘大民都签了,自己还能闹出啥来?"

两人相视一笑,心里默契地明白,昨天那场风波不仅让刘大民一家低了头,也意外地给后续的工作省了不少力气。

从早上开始,村里的人就陆续过来签协议,测算面积、确认补偿,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委会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们脸上带着各种表情,有忐忑的,有期待的,还有些人故作镇定。

老李头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到付平跟前,眯着眼睛问道:"小付,俺家那几棵老槐树,能不能多算点钱?"

付平笑着拍了拍老李头的肩膀:"老李,村里的规矩您还不清楚吗?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您那几棵槐树,我们都记着呢,该怎么算就怎么算,您放心。"

老李头听了,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那成,我信你。小付办事,咱们村里人都放心。"

尽管中间有些人家还想耍点小聪明,但在紧凑的节奏下,也没来得及折腾。到中午时分,十几户人家的测量工作都顺利完成了。

王占奎站在村委会的台阶上,手里拿着一叠文件,仔细核对着数据。他一边看着手里的记录,一边念叨着:"十七户人,平房三百八十四平,补偿二十二万,普通房屋四千零一十七平,四十万……苗木……"最后合计道:"五十七万八千一百八十块钱,还在项目预算里头。"

付平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这钱算是花得值了,事情总算成了。"他的目光扫过村委会前的空地,那里曾经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如今却显得有

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付平心里明白,这是变化的开始,也是必经之路。

付平和王占奎并肩走在回村的路上,两人的脚步都有些轻快,眼中闪烁着如释重负的光芒。

"总算是把这事儿给办妥了。"王占奎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中带着些许自豪,"咱们这回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付平笑着点点头,目光扫过村口那片新开垦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是啊,要不是咱们想出这个法子,那几户人家的事还真不好办。"

正说着,李爱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哎哟,你们两个可算是回来了!我刚还寻思着去村委会找你们呢。"

两人回头一看,只见李爱民笑呵呵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两个塑料袋。

"李镇长,您这是?"付平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爱民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今儿个可是个好日子,咱们得好好庆祝庆祝。我特意去镇上买了些好酒好菜,咱们找个地方,好好喝一杯!"

王占奎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哎呀,李镇长,您这可太客气了。不过您说得对,今天这事儿办成了,确实该好好庆祝庆祝。"

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去镇上的小饭馆吃顿便饭。夜幕降临时,他们已经坐在了饭馆的小包间里。桌上摆满了家常小菜,一瓶本地产的高粱酒被打开,浓郁的酒香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

"来来来,都别客气,今天咱们好好庆祝一下!"李爱民热情地招呼着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给每人倒了一杯酒,然后举起自己的杯子,"为咱们芝麻山村的发展,干杯!"

"干杯!"三人一饮而尽,酒液入喉,火辣辣的感觉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饭桌上,几个人推杯换盏,气氛渐渐热络起来。王占奎端起酒杯,朝付平敬道:"小付啊,这次多亏你了。要不是你跟刘大民那么一说,这事儿还真不知道要拖到啥时候。"

付平摆摆手,笑着说:"哪里的话,这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再说了,刘大民那边,也是韩老头儿帮了大忙。"

话音刚落,饭桌上的气氛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个总是好酒的韩老头儿却没再出现,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付平看着自己的酒杯,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

付平看着自己的酒杯,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韩老头儿那张布满皱纹却总是带着几分狡黠的脸庞,仿佛在他眼前晃动。

李爱民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韩老头儿那边,我听说他这几天一直在水库那边钓鱼。也许是想清静清静吧。"

王占奎接过话茬:"是啊,那老头儿性子就那样,闹腾一阵子就得歇歇。过些日子,准又活蹦乱跳地回来了。"

付平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想起了那天晚上韩老头儿离开时的背影,那道孤独的车灯,像是一个个即将熄灭的梦想,在黑暗中渐行渐远。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韩老头儿心中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正在缓缓退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有些微醺。饭桌上的话题也从村里的事情,渐渐转到了各自的家长里短。李爱民正说到自家儿子上大学的事,脸上满是骄傲。

付平看了看手表,觉得是时候告辞了。他站起身来,向众人说道:"各位,我先走一步,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李爱民连忙站起来:"小付,我送送你。"

两人并肩走出饭馆,夜色已经笼罩了小镇。街道上零星的路灯投下昏黄的光,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初夏的夜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散了付平脑中的几分酒意。

"小付,"李爱民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开口道,"韩老头儿的事,你别太放在心上。他那人就那样,过几天就好了。"

付平笑了笑,拍了拍李爱民的肩膀:"我明白。你也别太担心,韩老头儿虽然脾气古怪,但心里还是明白事理的。"

李爱民点点头,又叮嘱道:"你也别太累着自己。村里的事情多,但也得注意身体啊。"

告别李爱民,付平一个人走在回村的路上。夜风微凉,带着些许泥土的气息。路边的野草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希望。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韩老头儿的模样。那个留着地中海发型、总是一副满不在乎样子的老头儿,这段时间里是他们村里最活跃的角色之一。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说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话,有时候是火上浇油,有时候却又能化解矛盾。

路过水库时,付平放慢了脚步。月光下,水面泛着粼粼波光,远处隐约可见一个孤独的身影。那人坐在岸边,手里握着鱼竿,一动不动,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

付平驻足片刻,眯起眼睛仔细辨认那个身影。虽然看不清面容,但那熟悉的轮廓,那微微驼背的姿势,无不让他想起韩老头儿。他心中一动,想着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但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