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沉思片刻,说道:"王叔,我有个想法。虽然补偿标准已经定了,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比如说,帮助村民们找到新的致富门路,或者在安置房选址上多考虑他们的需求。"
王占奎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咱们可以先摸摸底,看看村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付平点头赞同,"对,我们得把工作做细。每家每户都要走访,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只有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支持。"
王占奎拍了拍付平的肩膀,"小付,你这想法好啊。咱们这就开始行动吧。"
两人商定了具体计划,便分头行动起来。付平负责村子东边,王占奎负责西边。他们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记录每户的情况和诉求。
付平来到第一户人家,是村里的张老汉。推开院门,只见张老汉正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看到付平进来,他慢悠悠地站起身。
"小付啊,来喝茶不?"张老汉热情地招呼道。
付平笑着摆摆手,"张大爷,不用麻烦了。我是来跟您聊聊修路的事儿。"
张老汉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哦,是这事啊。那进屋说吧。"
两人走进堂屋,张老汉的老伴儿连忙给付平倒了杯水。付平道了声谢,然后耐心地向老两口解释起了修路的计划和补偿政策。
"张大爷,张大妈,您二老对这个补偿标准有什么看法吗?"付平小心翼翼地问道。
张老汉吸了口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说实在的,觉得有点低。这房子可是我们攒了大半辈子的钱盖的啊。"
付平点点头,"我理解您的心情。不过您看啊,这条路修好了,咱们村的交通就方便了,以后发展机会也多了。"
张大妈插嘴道,"话是这么说。可我们老两口搬到哪儿去呢?城里房价那么贵,补偿的钱怕是不够买房的。"
付平认真地记下他们的顾虑,然后说道,"张大爷,张大妈,您二老的担心我都记下了。我们村委会正在考虑建设安置房,到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您们这样的情况。另外,我们还在想办法帮大家找新的致富门路。您们有什么想法吗?"
老两口对视一眼,张老汉迟疑地说,"我听说隔壁村搞起了农家乐,生意挺好的。要是咱们村也能搞起来..."
付平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很好啊!等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搞农家乐肯定有前景。我这就把您的建议记下来,回头跟村委会好好研究研究。"
临走时,张老汉和张大妈的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他们送付平到院门口,张大妈还塞给他两个刚摘的茄子。
"小付啊,你们村干部多上点心,我们老百姓就放心了。"张老汉拍了拍付平的肩膀。
付平郑重地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付平和王占奎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全村每一户人家。他们认真倾听村民们的诉求,详细记录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晚上,两人就汇总当天的情况,讨论解决方案。
"小付,你看这事儿怎么办?"王占奎指着手里的笔记本,眉头紧锁。
付平凑过去看了看,只见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家各户的情况和要求。他沉思片刻,说道:"王叔,我觉得咱们可以把村民的诉求分类处理。"
"哦?你说说看。"王占奎来了兴趣。
付平掰着手指头数道:"第一类是对补偿标准不满意的,这个咱们得想办法从其他方面弥补。比如说,可以考虑给他们在安置房分配上一些优惠。第二类是担心生计问题的,咱们可以组织一些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找到新的致富门路。第三类是舍不得离开老家的,这个最难办,得多做做思想工作。"
王占奎连连点头,"有道理!咱们再具体细化一下这些方案。"
秋日的晨曦刚刚洒满大地,村子里的空气还带着一丝清冷。付平和王占奎早早地来到了镇政府,手里捧着昨夜熬到深夜才拟定好的工作计划。两人小心翼翼地敲开了李爱明的办公室门,将那份精心准备的计划递了上去。
李爱明坐在办公桌后,眉头微皱,细细地翻阅着手中的计划书。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洒在他那张略显疲惫的脸上,随着他翻动纸张的动作,阳光在纸面上跳跃闪烁。付平和王占奎站在一旁,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李书记的评判。
过了好一会儿,李爱明放下手中的计划书,抬起头,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不错,”他说道,语气里透着赞许,“你们考虑得很周到。特别是这个安置房的想法,可以好好做做文章。”
付平见状,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趁机提出建议:“李书记,我们还想申请增加一些资金,用于村民的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这样,村民们搬迁后,不仅有了新房子,还能有一技之长,生活也能更有保障。”
李爱明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随即点了点头:“这个提议很好。你们把具体方案做出来,我去县里争取一下。”
从李爱明的办公室出来,王占奎满脸兴奋,忍不住拍了拍付平的肩膀,“小付,干得漂亮!”
付平笑着摇了摇头,“还早着呢,咱们得把这些计划落到实处才行。”
王占奎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说得对,咱们不能光有想法,还得有行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付平和王占奎带领村干部们马不停蹄地忙碌着。他们组织村民开会,耐心解释政策;带领技术人员实地勘察,确定每户的补偿金额;协调各方资源,筹备技能培训班。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一天中午,阳光正好,付平和王占奎带着几名村干部正忙着丈量村民家里的面积。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们身上,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打湿了他们的衣领。负责在一旁记录数据的付平忙得不可开交,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记录本上划动,连头都没抬起。
突然,付平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刺耳的铃声在安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突兀。付平赶紧掏出手机,放在耳边,还没来得及说话,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个焦急的声音。
“付干部,快喊点人来帮忙,出大事了!”
付平心中一紧,连忙问道:“你说清楚,什么大事?”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我们被围了!你快多带点人过来救救我们!”
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接着电话被匆匆挂断。付平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连忙将情况告诉了王占奎,王占奎听完,脸色骤变,将手中的东西一扔,二话不说,带着付平就朝外面冲去。
在路上,王占奎一边小跑一边焦急地解释道:“按这情况,很有可能是激起了民愤。咱们农村最怕的就是搞出这种事情来,一旦村民们红了眼,这事儿可就大了,搞不好真要闹出人命!”
付平闻言,心里一阵惊慌,脚下的步伐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他一边跑一边问道:“那他们说让我们多带点人过去,是不是应急的?”
王占奎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和忧虑:“不能带!这时候要是带着咱们村的人过去,很可能是火上浇油。别个村的事情,怎么能让咱们芝麻山村的人去管呢?这事儿要搞不好,两边村子还要结仇!”
付平闻言心中一惊,隐约感到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他赶紧问道:“那边不是有韩镇长在吗?他是有经验的老干部,应该能压住场子吧?”
王占奎皱紧了眉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按理说韩镇长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可他最近不怎么上心,可能是没顾上细节,或者没想到这边的村民脾气这么硬。现在事情闹大了,只能咱们赶过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