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奂领命。
“裴仆射,关中各地送来的资产,入粮仓、左藏库。黄金、白银则重新熔炼,按照十斤一块的金条,一斤一个的银锭标准,储存至金库、银库。”
李瑄将这件事情交代给尚书左仆射裴遵庆。
自李瑄为天策上将、秦王起,就开始储存金条、银锭。
不论是吐蕃、回纥,以及各番邦的进献,还是李瑄从西域运来的黄金,亦或者原本储存的黄金白银,都重新熔炼。
按照十斤、五斤、一斤、五两、一两的标准熔炼,打上官印,日期。
另外,诸金矿所得黄金,也直接熔炼成金条储存。
那些金银首饰、器皿,如果没有艺术价值也熔炼掉。
在大唐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金银一直是贵族的玩物,很少作为货币去流通。
大唐更多的是绢钱交易商品,老百姓也只使用绢钱。
足够多的金银储备,才能支撑将来的货币体系。
大唐的金银是不多,但大唐可以用丝绸去换胡人、外国的金银。
而且大唐控制呼罗珊地区,那里有探明的金矿、银矿,大唐也能分一杯羹。
在剿灭豪强的过程中,获得大量金银珠宝是一定的。
“臣遵旨!”
裴遵庆领命。
“现在长安升米多少钱?”
李瑄问李岘米价。
安史之乱后,长安米价居高不下,李瑄隔几天就会询问一次。
“回至尊,米价已落至升米二十文,虽不如开元鼎盛,但已回到天宝初年,民间都在称赞至尊的英明。”
李岘向李瑄禀告道。
除贱为良引起动乱是一定的,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士族、大族,在这次动乱中必然又是一次重创,带来的冲击不亚于武则天时代。
李岘虽是士族,然问心无愧。
追随至尊的脚步,即便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
这个时候,李岘也不得不佩服至尊的用人之道。
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吏、次吏。
六部之中,尚书、侍郎、郎中。
九卿、五监的长吏、次吏。
御史台!
几乎清一色是李瑄的嫡系,或者向他缴纳投名状者。
或许他们也有家族、姻亲田连阡陌。
但在士农工商的时代,损失土地不算什么,最重要是身居高位。
他们还有升迁空间。
毕竟在宰相之中,有两位年事已高,随时可能作古。
五相制已经确定,轮流执掌政事笔,届时必然还会重新任命宰相。
正因为李瑄对军权和朝廷大局把控严密,才使京兆府在这么快的时间完成除贱为良。
“不错。以后常平粮价,尽可能控制在十五文至二十文。”
李瑄点了点头。
今时不同往日,粮食价格不能低到离谱。
须知,粮食是百姓种植的,每一家每一户,都会售卖粮食。
而长安城中,许多商贩、文人家庭、达官贵人等等,都是买粮食者。
现百姓有地,物价要压制,但粮价不能压制太低。
只有在大旱、大涝的情况下,百姓颗粒无收,才会出现粮食暴涨的情况。
“臣遵旨!”
李岘明白。
至尊的奇思妙想很多,已发动农业革命。
文武大臣都知道至尊发动农业革命的目的,除了增加粮食、桑麻棉花等产量外。还要增加蔬菜、水果农作物产量,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推进畜牧业,增加养鸡鸭鹅、养猪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