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四集永安 第0263章 特 战

永安州,今蒙山县,属于平乐府管辖的一个族群县,在平乐城西南180里处,东西横宽140里,南北纵长390里,平方面积27300公里。

南面为藤县、北面为荔浦县,东面为昭平县、西面是修仁县,即今金秀瑶县。

永安州交通,便利的只是驿道,北去荔浦陆路100里,再去平乐陆路80里、水路60里,由平乐去省城桂林180里。

永安州历史,也与荔浦县多有关联,古属百越,秦汉两朝分属桂林郡、苍梧郡,三国吴始安郡,隋开皇十年由始安郡分出随化县,中有其地界。

在唐武德四年,改为立山县,隶属荔州、燕州,五年分出纯义、岭政两县,均含其地界。贞观八年燕州改名蒙州,名取自当地蒙山,州民亦多姓蒙,至天宝元年改名蒙山郡。

宋太平兴国初,改正义县原名纯义为蒙山县,始为蒙山县独立建制,但辖地不一,元为立山县。

迟至明成化十三年,1477,剿灭壮瑶民乱,始由都御史朱英奏请为永安州,隶属桂林府,建筑永安州城,其后仍多调整,方为此时规模。

永安州城,自建立至天军占领,已历374年风雨,民风粗犷,族群复杂,驻军向来不少。

永安州城,太平天国的第一个都城,虽然难与南京相比,仅仅半年时间,但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创举。

被天军占领后,永安州城及周边村镇也被分了营,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并列纵向变成了性别横向。

这是不是一种社会进步,不好说,但对敌斗争,与敌过硬,绝对有效。

大学士赛尚阿大人,蒙古精英,是很有一套的,不像汉人李星沅,尽写错别字,就会特么的哭救。

赛卿相,尽管有熟人点他出发前夕就曾无为在歧路,却从头就得到咸大爷的全力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只是为了尽快耙平广西,捉拿群雄缚京受死。

当时,广西境内出了天国天军外,还有众多的天地会义军,与太平天国最像的叫升平天国,只是规模平平,就三两千人。

天国天军与天地会义军的不同,前面已涉及一些,以后也还有,包括捻子、小刀会、回回等等多了,他们的历史庞杂,比天国天军还久还长,一直伴随着天国始终。

天国天军,与各路义军最大的不同,是高度的组织,绝对的服从,鹤立鸡群。

但,这也是与众多义军之间的坚壁藩篱。

赛尚阿到桂林后没几天,就移营到阳朔督军,距离永安一百多里,遥控前方战事。

后世学者对他多有诟病,说他隔那么远发功,是想轻松搞定天国天军,拿钱办不了事,特别萌宠可爱,其实不全对。

赛尚阿跟着向荣身后,只是因为天国天军规模较大,进永安城后总数已升至四万人,但因战斗激烈频仍,减员也较快。

其实,为了更好的对付天国天军,他对其他的会众义军多采招抚、分化,软硬都来策略,效果不错。

在赛尚阿看来,太平天国与升平天国、尚地会与天地会,无球子不同,只是能说会道薅的人多点而已。

所以,在清军与天军对碰受挫之际,他明确指示向乌二人,一定要启发创新,四两拨千斤,不要特么的一个心眼子,就会死拼……

还是要另想些点子,对付这天国天军。

他说的另外新点子,包括暗杀、分化、招抚、特战法,多了,成系列,都是没有硝烟的诡计,用于对付天地会义军、波山艇军,都已经证明是十分有效的。

本来,侦察手段,在军事上的运用,是很普遍的,天军一直做得比清军要好,但进城后却变得落后了,极不灵光。

在永安外围互摸排兵布阵上,清军水平反而超过了天军,对当面天军守将姓名、兵力大小都是清楚的,只是一时还摸不到天军对虾阵的死穴,破不了而已。

但也因此,搞不清天军的体系,到底谁大谁小,城内状况也多道听途说,所以赛尚阿一开始的报告也是写得个一塌糊涂,比李星沅好不到哪儿去。

说明,清军对情报的综合分析能力不行。

情报多而杂,总比没有强,这方面天军就差远了,对清军在防线外的部署、动作、到援情况,均不胜了了。

这也是,天军在战场上,逐渐由主动变为被动的一大原因。

经过赛尚阿的指点迷津,前线向乌二人头脑也灵活起来,不再一味死打硬拼了。

在向荣复出、积极移营时候,乌兰泰抢攻过一次水窦,他在前沿秀才岭上树过一面蓝色大旗,上书四斗大字——投降免死!

天军马上派一两上来拔旗,扯掉,剁碎,旗杆扛走。

他不气馁,又派人去挂,又被天军扯掉烧毁,放倒砍断,老样子。

反复多次,根本没有效果。

最后一次,他就在旗杆下埋雷,一下炸死炸伤天军一两25人,可开心了!

乌兰泰旗开得胜,上报赛尚阿抢攻水窦取得奇效,大摆地雷阵,炸死长毛2500人。

赛卿相正被大爷催得急,嫌少,就上报了4000人,没想后来这四千人,竟然还上了《清史稿》。

原来,垃圾就是这么塞进史书的!

向荣老家伙,没想在战场上占便宜,战果都是要实物兑现银子的,所以那时的尸首都是没右耳的,4000只右耳起码得40根长篾条或红柳枝。

1只右耳兑奖1两的话,就是4000两,向荣才舍不得对手投降呢!

他一时兴起,组织了多支便衣特工队,派去永安城里,搞暗杀活动,本来就搞不清谁大谁小,反正只要是大头王就行。

奖励就不说了,官升三级,兑银千两,想不动心都不成。

这些便衣特工,都是永安附近本地人,远的桂林人都不要,一混一化装,开口没说的,就是永安走亲戚的。

但是,第一次派去的特工五个人,化装成天军一伍,一直都没回来。

这一伍伪天军,配单刀,携带两包炸药,绕道离开原方向,从东面走小道,成功穿越了城东天军哨卡和阵地。

但是,在东门入城检查时,嘴上的回答与自己的号衣、腰牌都对不上,引起了蒙得恩禁卫军的怀疑,被拦截告破。

城东天军是南王冯云山一部,这伍人还答对了,但他们穿戴的号衣都是罗大纲部的番号,滚边颜色也不同。

腰牌更暴露了问题,说明他们说的都是假话,连自己的卒长和两司马名字也不知道。

如此就完了,摘掉头巾后就一切都明白了——清军发式,谁都明白的了。

五人全部被逮,当场审问,旋即被杀。

在介绍天军编制和装备时,个人都感到分外复杂啰嗦,什么系统,什么番号,标的都特别细,有什么没有什么,都是以号衣和腰牌对应为准。

清军用罗大纲军战俘的这两样标志,偏要拐弯从冯云山军的方向过来,大白天的,也是太大意了!

清军虽然清楚城外天军的许多情况,但并不明白天军的内部区别,自作聪明,一厢情愿,送上门来,岂有不死之理?

现在,该明白部队什么都发,连内裤都是一样的了吧?

化装成敌军行动,其实难度是最大的,就因为对敌人的内部情况往往掌握不足,极易出意外而失败。

第二次,向荣派了10多人,不带武器,化装成便衣老百姓,单独出发,城内集中,没想当天下午就回来了大部分。

只有几个没回来,第二天下午回来了一人,就再没回来的了。

原来,一进天军地界,就先后碰到了天军的哨卡,问要路条,没有路条就得接受搜查盘问,没武器搜身没问题,但盘问要全部答对,才能允许通过——

“进城干么?”——“走亲戚。”

“啥亲戚?”——“把兄弟。”

“啥名字?”——……

一遍问下来,只要有一个答不上来的就不让进,不论说好说歹,塞银子都没用,只有转身打道回府。

不管怎么说,还是有几个机灵鬼混了过去,但进城后才傻了眼,所有的接头人都变了住址,找不到落脚点了,只好在街上瞎逛荡。

偶遇大轿经过,都前呼后拥极威严,根本就近不了身,何况随身都没武器。

想找餐馆吃饭,没有,一家都没有。

想找旅馆住下,没有,一家都没有。

好不容易挨到了傍晚,街上却没什么人了,不管男女老少,都归馆吃饭去了。

几个便衣特工不敢进男馆去,因为没路条,也无熟人证明接应,竟然在城内大街上,全都被天军巡逻队捉住了!

因为回馆以后,没路条、没证明人的,就不用怎么问了,都是死路一条。

要是胡编个人名出来,对证没有的话,死得更惨。

几名特工只有一人过关,被闻讯赶来的男馆亲戚接走,其余的当晚就被杀了。

可怜清军这几条汉子,闯过哨卡后到了永安城中,饿了一天,到死都没得过一碗饭吃。

第二天一早,剩下的一名特工出城,战战兢兢回到了城外营中,一吐实情就再也没人敢当便衣了,都视为畏途,而非捷径!

给多少品官,奖多少银子,都没有用,已经没有人敢去城里逞英雄了!

向荣得知情况后,也没有再派什么特工队进城活动了,当然特别的人选除外。

后世,乃至清朝当时,对战俘的待遇有所改善,对间谍特攻的制裁却更加严厉,但并没有遏制该类活动,反而催生出形形色色的特种部队、特种战法,这就是当代军事,已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