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广东妹的奇迹,北伐军将士在连镇包围圈里终于知道了援兵的准确消息。
当然,已经滞后了起码半个月,更是比胜保军落后了两个月。
林凤祥、李开芳立即讨论分兵,由李开芳带骑兵一千,南下山东临清出迎曾立昌七万援军。
林凤祥、李开芳、曾立昌三人,北伐之前就是前军的第一、第二、第四军的老领导,老熟人。
在此难以接应之际,彼此的翘盼会师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李开芳在此事上也有自己的想法,要另立一路以为犄角,分担风险,所以,又在这一千骑兵中又进行了选拔考核,只有全部通过才可以参加南下行动——
考题有四道:
1、本人必须健壮,没有任何伤病,名曰先锋;
2、能跳越一丈宽沟,即3。33米;
3、能抛一丈二尺高火球,即实心炮弹抛高达5米;
4、能在马道旁边,跑过马道上跑的马。
必须全部合格,才能加入李开芳的先锋骑兵。
当然广东妹和他本人除外,因为广东妹是先锋向导,他是统帅。
北伐军是天军的老底子,不由得想起当初金田练兵的场景,还是跑狗、追马的原理。
当然,三年征战下来,更增加了实战技能,看这条件和目的,就是快打快跑也是要一口气冲到山东临清去!
一天选拔下来,遗憾只得630多人,考试不过的人找谁都没用,只有留下来的份。
然后就是,在全军范围内挑选快马1000匹!
630余人,要骑马1000匹?
是的,如此人少马多,是为了保证人人随时有马骑,不至于途中有人沦为步卒。
广东妹得到一匹黄骠马,是林凤祥本人的座骑,可见这广东妹在北伐全军中的特殊地位!
她要骑在先锋队前面当向导,当然会有人专门负责她的骑行安全。
她的骑术怎么样?
不知道,就算她不会骑马也没关系,自然有人带她,因为有她在,才能见证北伐两军的会师奇迹。
所以,李开芳部630人,是北伐军中的绝对主力精锐,留在林凤祥连镇的都是普通骑兵、一般步卒以及老弱牌尾,总数还是约两万人。
这也是朱锡琨等人马由骑兵转为步卒的原因,跑的到处都能跑,守的只能原地死守。
约1854年5月28日当晚,李开芳部630多人和1000多匹马,悄悄从平时侦查出来的镇东南缺口疾驰出围。
距敌营地仅两箭地,清军竟然毫无反应,没有发觉。
李开芳这支骑兵,得以风驰电掣一昼夜,向山东临清州奔去。
前面写的是李开芳惊动了敌人,打出去的,怎么现在又说悄悄溜出去的?
那是写小说编的故事,就是为了热闹,惊险,刺激,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小说家言尽是胡巴烂扯,上不得大雅之堂的。
李开芳南下时间在天历四月下旬,公元5月28日夜,加29日大半天,一昼夜之间便到了临清东北方的外围,高唐县,是非常神速的。
这一夜一天行程,跑了两个省三个县,直接从直隶东光到了山东德州,平原,高唐境内,直线距离300里。
所以,骑兵的行军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北伐将士们由步卒变为骑兵的亲身体会。
这一路也不能说是广东妹带出来,尽管她是向导,在月底晚上,在不常骑的马上,她自己不掉下来就非常不错了,很难再说是她的功劳。
李开芳本来就是开路先锋,很会开路的,他自己也不一定知道经过了哪些地方,只是知道离临清州不远了。
经过后人考证,李开芳部630人的具体突围路径,如下——
李开芳部一出围,就上直隶1宁津大道疾驰,过2吴桥县柘园镇,绕山东3德州城南,连夜赶赴4恩县,今平原县。
第二天5月29日,由恩县曲陆店渡过马颊河,继续南驰,一举攻破恩县城,但没停留,穿城而过,继续南下。
因为已经发现,有清军尾追了!
至29日下午,进入5高唐县境内。
一昼夜间,李开芳630多人不离鞍,马不停蹄,急行军300余里,“所至地方,问人寻路,遇官兵就杀”。
到高唐境内,实际偏离临清州城东五六十里,且隔着运河,临清州在西岸,高唐县在东岸。
但更糟的是,此时的曾立昌援军早已在胜保夏口防线上碰壁,已经退出临清州城一个多月了。
消息已经传开,李开芳才知道曾立昌闯关失败,早溃走了!
此时的曾立昌援军已被赶过了黄河,人也已牺牲。
不仅临清城内是敌人,而且胜保部也已回头北进,原本想重返阜城回剿林凤祥,没想到与南下的李开芳骑兵迎头相撞。
与天军相反,敌人的消息非常灵通,原张亮基组织的那些个武装民团,已有相当部分反身渡过运河,向东扑来,拦截李开芳。
只是团总已不是张亮基了,因为胜保从直隶阜城一到山东临清,即弹奏署理巡抚张亮基战场贪腐!
张亮基从署理湖广总督下来,本来就是戴罪之身过山东,只好交差,继续前往帝都刑部交代自己的问题。
不妙的是,李开芳身后僧部敌骑寻踪追蹑上来了!
这些最新的情况,都是广东妹离开临清州城几天后就发生的,她本人并不知道曾立昌已经溃退南下。
李开芳部全是骑兵,从连镇下到高唐县境只花了一天一夜,道上并没有耽误任何时间。
实际,李开芳部还在阜城县城出围的时候,曾立昌部就已物极必反,向南退走了!
这阴差阳错,前后差了一个半月,从1854年4月15日曾立昌出临清闯关失败,到同年5月28日李开芳从连镇出围。
只能说是,广东妹这样的高手出发得太晚,或道上用的时间太长了!
可是,广东妹还是主动请缨才争取到的任务,一道上克服的艰难困苦已经超出常人能力和想象,她战胜了自己,战胜了一切的困难,达成了联络北伐军的最终目标。
应该说,曾立昌没有与李开芳部会师成功,责任还在于曾立昌自身的软弱,没有真正建立起天军的威信,致使天军为捻军、响马们所累。
要成分复杂的曾立昌援军,再坚守临清州城一个半月不退,与李开芳会师也是不可能的了,这就是天意。
李开芳闻此噩耗,没有犹豫,立即继续偏离临清,东进攻击高唐县城,以为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