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431章 九江再战

湖口一战,湘军水师杨载福损失2艘快蟹、1艘长龙,前中军几乎所有的小船,光大舰在江上堵江不严,打输了。

这是湘军水师1854年底的大败,全年的第4次战败,不过好在曾大帅从战败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

手脚一定要快,甭纠缠,跑!

所以一直跑上了九江小池口,都非常安全,因为有彭玉麟部的掩护,加上陆师后卫在南岸两头围困林启容,才驻停下来等待杨载福,准备再战。

杨载福命大,只剩两艘快蟹回来,简直是仅以身免,其实是速度快、火力猛,发挥了作用。

在下对先进武器似乎多有不恭,在此特别赞扬一下他的船坚炮厉,要不早已葬身鱼腹了,因为他和曾大帅确实不同——

大帅是跑出来,他是打出来的,没两下子是出不了围的。

所以,曾大帅撤退的成功意义,是个人经验,也局限于个人,这是高层指挥员非常重要的军事秘密。

还记得曾天养的教训吧?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是说战士的,不是说高层指挥员的,一定记住了!

对军队,对水师而言,杨载福的撤退成功更具实际意义,瞄准对方薄弱环节发够火力,开足马力冲过去,拼过去,撞过去。

后面的就不要多管了!

突围时,瞻前顾后、万全之策、犹豫不决都是非常危险的,动辄全军覆没。

杨载福要是还想挽救后面受伤的大舰,战果就是灾难性的,因为天军也有两艘轮船,速度不慢。

查那些突围中全军覆灭的战例,无不是舍不得所造成,当然这是另一范畴的问题,不深入了,总之——

撤退的有效办法是,交替掩护;

突围的根本出路是,牛刀子术。

那个时代的天军水营,还是运载陆师的工具,而湘军已经专业化,陆师基本在岸上,水师基本在水上,各打各的。

需要互相配合,再说。

湘军陆师沿两岸前进,见水师吃瘪倒走,也就不敢再进,到曾国藩在九江准备再战,招呼踏齐步前来协同,南岸湘军陆师基本缩回九江。

一时间,九江水上、岸上立即涌现一片大战气象,城中的林启容压力陡增,犹如泰山压顶。

这一看就是曾大帅的意思,既又且而,水师要顶住天军反攻,陆师要夺取九江城,先站住九江再说了。

湖口由此成为湘军的一道坎,过不过得去还真是个问题,而天军却是要恢复上游武汉,没将湖口当回事。

天国要是把湖口当回事的话,就是拿首都天京不当回事,太搞笑了。

严格说来,双方水师从湖口开始就一直未脱离过战斗,所谓的九江战役只是发生在九江境内的战斗而已。

因为石达开的溯江反击速度很快,也没间断过,一直追着杨载福的座舰屁股打。

曾大帅倒是在湘军水陆汇集的小池口以逸待劳,要一举扳回来。

湘军水师剩得些大船,快蟹和长龙,都在小池口封锁江面,结合两岸陆师炮火,构成交叉火力,要对天军水营还以颜色。

理论上,小池口相当于鄱阳湖口,是浔阳江支流汇入长江的入口,可以侧击、夹击溯江而上的天军。

天军在泻湖、在湖口这样打湘军,当然湘军也可以这样打天军,怼回去。

但是,小池却是九江城护城河的一部分,与浔阳江是通的,得两面设防,工夫就大得多了。

所以,曾大帅在九江小池口摆的就是葫芦阵,全靠壶嘴挡、两肩扛,真到小池口内就是曾大帅本人座舰了!

理论上,是指挥左池口、右池底两翼反击下去的,都是顺流。

天军不论怎么上来,都是逆流,还顶着大舰炮、大岸炮的火力。

虽然林启容就在城内,还在城后新修一寨,因为有踏齐步陆师负责对战,曾大帅还是不把溯江而来的石达开放在眼里。

1855年1月19日上午,天历正月初六,清历十二月二十四,石达开大军兵临九江,水战开场。

还不包括城内的林启容陆战,陆战将在后面专章介绍。

石达开上万营船,一路追打杨载福到了浔阳江口外,遇到彭玉麟所率大舰二十艘的列阵炮击,其后小船也纷纷出击接战。

天军营船漫江而来,只抢速度,被迎头痛击翻沉几十只,损失不小,退缩不敢再闯,但是到了晚上,石达开排出前重后轻阵型,波次抢攻,竟一举冲垮了彭玉麟的硬顶阵。

彭玉麟溃退,兵分二线,小池口与浔阳江内,小池口是杨载福压阵,浔阳江内彭玉麟压阵,右岸有湘军陆师炮阵和营地,在九江城东门外。

石达开进到浔阳江口,也分兵进攻,长江上是他自己,浔阳江内由罗大纲指挥,左岸有九江城,林启容在守。

双方都是二三进宫,非常熟悉九江的地形水势,轻车熟路,好不轻松。

但是,双方用兵却不同,彭玉麟大半在长江上,小半进浔阳江,石达开大半在长江上,精锐却都进了浔阳江。

就这阴阳推手,不论谁得手,都够对方喝一壶的了!

先说浔阳江上的战斗——

彭玉麟进了江后,利用陆师斜对面的江湾拒守,但这招被江湖大神罗大纲猜中,从岸上分兵携炮助攻,夹击。

一举突破江湾预防线,对岸湘军陆师见状,立即发炮增援挽救。

但陆师炮阵主要是对准城内的,效果不佳,反而引起城内林启容冷炮还击,效果不错,这就是形成了循环打击,最后的跑击起了决定性作用。

彭玉麟败退,罗大纲趁机猛追,双方岸炮只好停射,任水师水营在江上追逐,自生自灭了!

彭玉麟过了陆炮阵地,就没掩护的了,罗大纲才如鱼得水,三面都有林启容的炮火配合,不光炮火支援,步卒还出城支援。

彭玉麟就无法驻足还击,是一直退到了小池内才躲开了城上炮击,便返身打横堵在出口处,准备反扑罗大纲水营。

天军营船刚冒个头,两发炮弹过来,直接打断了桅杆,船身打转,又堵住了出口。

罗大纲不得出小池,便与彭玉麟相持下来,再寻机求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