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四方炮台,也算天助咱了吧?
在香港,连遭两场台风的时候,英舰大部受损,小艾、伯麦都已落到渔民手中。
为什么不可以登陆冲过去?
实话说,就是耆大人盖印以后,咱们真要揍他们,也是完全可以取胜的,具体情形,容后再述。
还是回到这,耆大人光荣而屈辱的时刻,他这一印盖下去,彻底结束了咱辉煌灿烂的古代史,此后咱们便没的牛吹了。
耆大人的这套动作,重复了三遍,签盖了其他三本,总共四次完成,等着喝酒!
接下来,是伊里布签署——
张喜赶紧扶起老布,老布继续装死,勉强写了四次自己的大名,就让张喜扶下来呻吟着。
印,就交代给了张喜回头代盖。
张喜,史上著名的五品顶戴大管家,三亲重大史学家、两大文史名著文豪、直接开创外交战线的鼻祖大师,多少士子窃慕的光辉榜样。
他哪管什么庄不庄重,严不严肃,撸起那个衣袖,单手提起主人大印,一趟过去,啪啪啪啪,四下全搞定。
一二三四完事,说实话,这家伙都嫌不过瘾,太少了!
到牛大人画押时,牛大人也照葫芦画瓢,只签名四次,印也是托黄恩彤大人代劳的。
黄恩彤大人,自己还没意识到,已经是登上历史大舞台的杰出外交家了!
令咱们咬牙切齿的大部分条约,其实是他个人复制的作品!
他本来就是江宁布政使,带盖个印还不小菜一碟,一板三眼,中规中矩,盖印完毕,收起。
就连张喜盖完撂那的伊里布大印,都是他给收拾起来的。
相形之下,张喜龚大人虽然名气大,业务就赶不上这黄大人专精了。
在耆伊牛三大人签字时,这边璞总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郭仕立幼子,把他还给了玛丽·郭士立。
随麻恭少校来到签字台旁,从巴夏礼手中接过鹅毛笔,在墨水瓶口蘸了蘸,便在签字处画下了七弯八拐的一笔,就是签名了,也没盖印。
洋人没印——
他那签名,既是署名又是盖印,七弯八拐的笔迹还真有此效果。
然后重复三遍,签了其他三本,却并没喝酒,继续回去哄小郭士立了。
海陆军俩司令,巴加郭富,也先后划拉开了,动作比璞总还夸张,直如行云流水一般。
麻恭少校带着巴夏礼各拿着块海绵,分别给三大司令签字吸墨。
接下来,是为签字成功,双方致辞——
耆英没想到有此环节,自己还要讲话,于是与璞总、巴总、郭总称兄道弟了一通,又开始等喝酒,没想到洋人都是假喝,做做样子而已。
对方致辞的却不是璞总,璞总在抱孩子呢,也不是巴总郭总,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洋人。
一张口原来是个大舌头,慢条斯理的像要断气不断一样,声音却大得吓人——
啊——,在这胜利的时刻——
维多利亚啊——偶们心中的女皇!
让偶们——以上帝的恩典——
祝福您——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女王——偶们信仰的捍卫者——
对偶们,所有的人,来说,这些礼物——
将会到来!
祝贺——您!
让偶们——庆祝吧——
干——杯,鸣——礼炮——
21响!
耆大人以为此人是与自己平级的人,正想邀马老翰过去,同他拉拉家常,突然脚下一抖,轰的一声,天空中炸响了一炮——
接着,脚下又是一连串的震动,天空中轰轰轰的一连十几二十响!
原来是舰上在开炮!
“特么的,洋人怎么开炮了!”
“坏了坏了坏了!”
耆英双耳发麻,说话也没人听见,赶紧看伊大人、牛大人,脸都煞白的!
“南京完了!”
领教过英军炮火的牛大人更是欲哭无泪,不知如何是好?心里一个劲的直丢璞总的英国娘,咒她不得好死。
其实,她都死几十年了。
伊里布本来就是倚在座椅上的,差点掉到甲板上,幸亏张喜在身后眼疾手快逮了一手,才没掉下去。
有人说,《南京条约》签字这天是女王的生日,所以鸣炮21响庆祝。
其实,维多利亚大娘的生日是5月24日,鸣炮21响就是庆祝和约的签订成功。
他们成了胜利者!
算起来,从威忒尔船长1637年对虎门动武以来,英国的野心征程也有205年了,整整两个世纪。
其间,他们丢了西方最大的殖民地——美国,终于可以从东方弥补损失回来了!
直到礼炮结束,三大人起身转悠,见下关码头、南京城墙、紫荆山上球事没有,才明白过来洋人放的是空炮!
特么的,还有这一套,找他们麻烦去!
这麻烦就是——喝酒。
特么的,说话可不是放屁,喝!
没想到的,璞总、巴总、郭总,还真在指挥撤台摆席,大宴才开始张罗呢——
这天,双方都差不多喝得不省人事,三位大人都是用担架抬下舰的。
回到的时候,城内都掌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