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下半年,英法两国重新成立联军远征大清。
其中,英军官兵约12613人,法军官兵约7000人,共约2万人,舰船约200艘。
英军陆军司令霍普格兰特陆军少将、海军统帅何伯海军中将,海司令吃了败仗,军衔反而升了!
据《1860年对华战争纪要:外交史、照会及公文》,英军具体构成,如下——
1、女王兵团下辖步兵6个营;
2、国王龙骑兵卫队;
3、皇家炮兵部队,5个野战炮兵组、2个攻城炮兵组;
4、皇家工兵3个连;
5、印度土著步工骑兵团:12个团或连,占比英军过半,单计于下:
1个,锡克兵勒克瑙兵团,
4个,旁遮普兵团,
2个,马德拉斯皇家工兵连、土著工兵连,
1个,第21马德拉斯土著步兵团,参加过一鸦,
2个,孟买土著步兵团,
2个,非正规锡克骑兵团。
英军军官354人,士兵7429人,印度士兵4830人,其中兵种人数:
骑兵1338人,含印度锡克骑兵898人;
炮兵1061人,含印度炮兵160人;
步兵9670人,含印度步兵3612人;
工兵261人,含印度工兵160人。
合计:12613人。
步兵部队,每人每天配给400发子弹;
每门大炮,配备600发炮弹;
另外,野战炮弹和攻城炮弹,各1000枚;
一个小型后勤部门,随时紧随工兵部队行动。
格兰特陆军少将,出任英军陆军司令,不仅因为他参加过一鸦战争,曾任旅座副官,谋攻镇江建功,升为校官。
还因他是镇压印度土著士兵起义、摆平锡克教徒的头号功臣,所以将重新收服的土著人、刚收服的锡克人武装,大都带到了香港。
时间是,1860年3月3日。
英军规模123万人、120艘舰船,分别由本土、好望角、印度,陆续到达香港岛和维多利亚港。
因为港岛太小,实在容不下,便打起了租借对面九龙半岛沿岸驻军的主意,没想一谈还真成了!
英军与九龙司签订了个协议:
年租金:160英镑;
租用期:无限。
别忘了,此时整个广州城都在联军掌握中。
同时,法军也在组织远征军。
11月7日,法国陆军部长兰顿向各军事单位发通告,征募远征志愿兵,法军近四分之一的兵员,被锁定为候选人。
具体构成,如下——
1、陆军部选中的2个步兵旅,5600人,其中1600人为士官生和海军陆战队士兵;
具体将领和番号是:
1雅曼将军、第1旅,共4个步兵营,其中2个营轻步兵,第101团2个营为主战步兵团,
2科利诺将军、第2旅,也4个营,其中:
第102团为主战步兵团,团长奥马莱o'lley,
第2营为海军陆战队,营长瓦苏阿涅vasoigne。
2、4个炮兵中队,1200人,其中有:1个舟桥连、1个火箭排;
3、2个工兵连,320人,1个技工排;
4、北非骑兵,50多人,负责保护远征军司令和外交使团人员;
5、法军舰队,共计各类舰船179艘;
包括如下:
a21艘战船,其中16艘炮艇,装备有可拆卸的30发膛线炮,
b42艘螺旋桨船,6艘轮船,13艘帆船,
c87艘租用运输船,用以通过天津白河。
6、一装备齐全的医疗队,40名军医,由首席军医卡斯塔诺castano率领,还有8名药剂师;
7、神甫,1名天主教随军神父特雷加罗trgaro、1名新教牧师朱雅尔jouilrd;
8、顾问小组,由学者与艺术家组成,专门搜集中国历史和艺术资料,特别是,有关与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同时期的乾隆盛世一切信息。
这些法军部队,作战人员包括:骑兵50人,步兵5590人,其中海军官兵1600人,炮兵1200人,工兵321人。
行政管理部门,包括4名军需官,44名军医和兽医,41名管理部门军官,211名士官及士兵。
综观法军远征部队的构成,可见是精心准备、周密策划、大有学问的,不止是要同咱干死仗的额。
1859年11月19日,孟斗班在巴黎向远征军发出第一道手令。
1860年1月12日中午,孟斗班由其副官、勤务兵、其子夏尔德孟斗班charlesdentauban、其参谋长和各兵种司令陪同,在马赛登上了猎豹panthre号运兵船,前往亚历山大港。
与孟斗班乘船同时出发的,还有法国驻上海公使布尔布隆及其夫人、孟斗班的秘书和翻译,莫里斯伊里松uriceirisson,后来署名艾里逊伯爵ed'hrisson撰写了这次远征日记,价值不菲。
此外,还有大批英国人乘船同往。
法国远征军,沿途经过马耳他、埃及、亚丁、锡兰、新加坡,于1860年2月26日到香港。
孟斗班忌讳英军基地,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只在香港拜了个码头,就又出发了,3月12日到达上海的吴淞口。
法军驻进上海法租界,才真正休息,开始备战。
其实,法国远征军的大部兵员和装备,在1859年底就在越南土伦toulon港集中,经海路发运上海。
可见,法军的2个旅步兵,都是印支驻军,并于年前12月间乘运兵汽轮船,从土伦出发到了上海。
而孟斗班自己所率的船队,不过是16艘战舰和100多艘装载食品、煤炭、辎重的商船罢了。
孟斗班一到上海,就发现了远征军马匹短缺的难题,他根本不可能从欧洲海运战马到中国。
他必须获得1200匹马,用于驮运火炮、运输辎重、物资和行李。
而且,又被英国人捷足先登,已将上海的驮兽抢购一空,法国人已再难搜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