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441章 鹊起的肃顺

彭蕴章军机处沦为百事可乐,是因为内廷崛起了个小卫士肃顺,直接帮大爷拿主意。

肃顺为啥能鹊起?跟大爷的好恶有直接关系。

在北伐军逼近帝都的那些日子里,大爷思想感情的潮水完全回归到了皇族中,启用了两大亲人:六弟金童,五叔绵愉,无疑是要:家人快救朕!

死愚忠的曾大帅,在那江上势如破竹,有求的个用呀?

所以,战争是能打出真感情的,战友情为何能秒杀各类友情,原因即此。平日一个个这样那样,冠冕堂皇,牛逼哄哄,都不屑说的。

六弟金童说过了,主政。

五叔绵愉,惠亲王,主军,至少僧格林沁剿灭北伐的功绩是记在愉叔名下的,他领的僧王爷出京。

北伐军灭后,金童因封后遭猜忌,愉叔亦遭疏远,因为生性与大爷相同,实际胆小露怯,性格柔弱。

大爷继续在亲王中寻寻觅觅,结果觅得两大铁帽子、黄带子作为希望寄托、感情依赖,也就是大清开国元勋的后裔——怡亲王载恒,郑亲王端华。

怡亲王是乾隆帝唯一加封的铁帽子,载恒是五世孙,郑亲王端华是肃顺的大哥,都是咸大爷的侄辈,但年龄都长二三十岁。

遗传密码学就不在此展开了,总之一家亲,但这俩王爷气宇轩昂,谈吐非闲,其实呢,早就偷偷去过天桥练功了。

他俩的点子,实际都出自同一个人,端华的六弟:肃顺,肃老六。

因为大哥继承了铁帽子,这肃顺就只有在太阳底下给大爷站岗的份了!

大哥给大爷站台,小弟给大爷站岗,风吹日晒的,所以肃顺是黑不溜秋的,像个下里巴人,不过长得五大三粗,声音洪亮,大爷喜欢听。

肃老六,是怎么从小小的戈石马走到前台的?可惜没有档案纪录,只能靠瞎级别乱猜了!

宫廷卫士见到大爷的机会,据说不比大臣们少,只比大太监少,但卫士就是卫士,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公没蛋蛋,大不了给大爷捎个口信,传达一下,就吹牛逼了。

关键是,肃顺怎么是智多星?

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早就没了铁帽子,还不练摊,能咋样?

所以,这肃顺从小就没个王爷样,很孤僻,王爷们都遛鸟,这家伙就牵一条狗压马路,不管冬夏,双手都抄在袖筒里,歪着个脑袋,跟胡同串子们往来。

王爷们空灵,教鸟儿唱歌说话;

这家伙郁闷,训狗狗出操拜把。

反正不一样,邪乎,没多少规矩,不是不会而是不干,但并不妨害他是大爷侄子,虽然长了大爷一轮还多三个字。

为大爷服务,该选啥,入宫啥,都没少了他,1836年按制受封辅国少将,委散秩大臣,1839年充前引大臣,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到了大爷身边的。

因为这家伙实际端起来,也是威风凛凛,一丝不苟的。

旧言:龙生龙,凤生凤,天生耗子会打洞,新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都是一个道道。

肃顺早就给大哥出主意了,只是教会的鸟儿不会唱,估计俩铁帽子还是在大爷面前露了馅,所以干脆引荐馅了。

载恒、端华、肃顺三人结成了死党,高见还得肃顺说,所以是肃党。

总之,1857年以后肃顺鹊起,正是彭蕴章军机四平八稳、但知抑曾之时,实际上已经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又来了。

要是还是金童、文庆执掌军机,内廷肃党充其量也就是,大爷的恳亲品茶会而已。

肃党取代军机处,有个标志性事件,就是1858年的柏葰科场舞弊案,此时肃顺的正式职务已是:礼部尚书、内务部大臣,参与审理。

巴鲁特柏葰,蒙古正蓝旗人,户部尚书,冕大爷老臣、内务府总管、左都御史,文庆死后第二天入军机处,加协办大臣,位列二军机,案发时已是咸大爷的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已功成名就,只等告老。

这年柏葰为旗科主考官,家人靳祥在场内传字条被逮,一时舆论大哗,柏葰被查,按例只是失察调职而已。

科举严在汉科,不在旗科,此事说起来吓人,其实亦司空见惯,僧格林沁做御前时也被检举科场徇私,只是调开而已。

柏葰是德高望重的蒙古名宿,廉洁自律,美名在外,1843年访问朝鲜获赠5000银两,归来时悉数上缴国库,获冕大爷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现在不幸染上科场案,就看冕大爷他儿的情分了。这俩父子同性,得过且过,指示六部会审。六部会审好听,其实不要命,因为有说歪话的对头,就有说好话的盟友。

肃顺开始只是参审,一礼部一户部,都是尚书,平级,照说不会怎么的;一年轻有为,一老朽混混,应该尊老爱幼才是。

但不知怎么的,这会审案就被肃顺接手了,肃顺是党魁,眼里只有自己人,哪管您啥么德高望重的,自然成了不会帮说好话的对首。

肃顺对柏葰是,一推二掀三突击,党魁太需要位子安插党羽了,还要表演精彩博眼球,引人注目,更得抓机立威,灭了对手。

可怜这柏葰老头儿,不是肃党成员,命运就这样被改写了。

虽然大爷对该案有上线,能过则过,但这肃顺不傻,突击了柏葰一大堆材料拿给大爷过目,大爷心中对柏葰的良好印象也就不存在了。

肃顺又候了个大爷恼火之时结案,判处极刑,大爷也就只有挥泪斩马谡了!

本来就一走过场的鸟案,活活被肃顺抓成了典型腐败案,硬是取了这柏葰两朝老臣的老命!

整个官场大员为之胆寒,开始巴结、讨好这青年才俊肃老六——冉冉升起的政治家明星呀!

他能干成这票大的,时机掌握很重要,大爷相信他才交办的,家伙开始也是轻描淡写的,说相信没什么大问题。

但凡这么说的,就得当心了,但大爷就是大爷,不以为然,也是太低估肃顺肚子里的黑水了!

当一堆货真价实的材料放在大爷眼前时,大爷也不能固执己见,只得让他继续折腾下去。

到结案判处时,正是英法联军开赴天津、天军端了江北大营、曾大帅三河大败之时,大爷心理又崩溃了!

此时不要说剁个柏葰,就是要彭老军机的脑袋都是可以的!

柏大学士、军机老二,就这样死在了肃顺手里,老彭还敢想么?

玩弄权术,肃顺有一套,但对汉人都非常客气,甚至拒收他们的礼品,专门收自己旗人的贿赂。

在他的眼里,旗人就这一个用处。

左宗棠卷入樊燮案,能出湘焕发第二春,成为民族大英雄,细说起来,还得感谢这肃顺的救命之恩呐!

肃老六是有些天赋异质,能过目不忘,看批阅甚至发现了大爷的最高秘密——原来是玉女在阅卷呐!

额的个娘额!

可得要想法治治,收拾收拾。

没想肃顺腾达之后,也太高看自己了,主动给自己找了个异性对手,结果死得翘翘的。

是以,无数伟大先烈教导我们说——

好男不和女斗!

好男,不和女斗!!

好男,不和,女斗!!!

切切,切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