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一集内务 第0442章 天人感应

前面说到,天国天军的分野——天国在南京不走了,天军还得走!

至此已写了:北伐军、北伐援军都告覆灭,西征军也换了两茬,损失重大,这些都是天军的绝对主力。

却还未开写:天国的本身,所以这两集是被一推再推,堆到这里的,得补起来。

世人多云,军事是政治的附属,这是克军神carlvoncusewitz的著名观点,在下这小说却来了个反的,先军事,后政治,个中观点不言自明。

天军是天国的附庸吗?

显然不是,不仅不是,恰恰是倒过来的,天国是天军的附庸。

假如当初天国肯走,离开南京,继续与天军一起走,不论水陆,还不一定导致目前的军事被动局面,最终结果亦未可轻言。

要明了天军的命运,只有从天国内部找原因,才是真正的败因,而非天军不够拼命,不够努力。

话说,1853年3月,天国定都南京,除旧布新,到了5月,天历四月,天京就热闹非凡了——

月初,天军北伐;

月末,天军西征;

月中,天京反孔。

要问:南京为啥这般轰轰烈烈?最深刻的原因,就是——

四月,江苏、浙江、山东三省都发生了大地震,把洪杨一干天人激动得手舞足蹈,“震得好啊震得好,震得妙呀震得妙!”

不像现在,哪儿地震了大家都忙着捐款,真没见过这帮变态佬的么额!

不要说那时的他们,就是现在的咱们,都会感到,天助天国,正好大打出手,猛歼地震中还没挂掉的敌人。

从古到今,咱们心里都天人感应,要是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天灾人祸,非人力、不可抗因素,任你说得再冠冕堂皇,都是些狗屁,毛线。

可见,天国在南京不走了,是老天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不说霹雳一声震天响,至少也是哗啦一下地震了!

震中在哪?震级多少?沿海三省究竟死了多少人?很遗憾,通通的,没有纪录。

当时,大家都人心惶惶,躲长毛,避战争,忙逃难,没防着天上会怎么样,地下又怎么样,所以震死的人一定不多,但也不少,要不天国不会瞎纪录。

总之,洪天王得悉地震消息异常兴奋,根本不让天军参加抗震救灾,还反其道行之,大肆北伐西征,趁天摇地动之际,猛剁大爷的人马,抢夺大爷的地盘。

天王兴奋得难以入眠,特意爬起来,穿上衣冠,为地震专门降下一诏,意在鼓舞大家的斗志——

万样上爷六日造,同时今日好诛妖。

地转实为新地兆,天旋永立新天朝。

军行速追诰放胆,京守严巡灭叛逃。

一统江山图已到,胞们宽草任逍遥。钦此。

这么个天王诏曰,就一顺口溜、打油诗嘛,草根得难以卒读额——

莫说其他,就首句意思还明了,就是:起初,没有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接下来上帝干的那些事。

对句就瞎搞了,什么是同时今日?同上句六日,还是同同句今日呀?整一个不分古今中外,思维混乱,时空倒措。

好诛妖,大白话,意思就太明白了,半点同情心都没有,都地震了额,还特么的不放过手!

可见,这天王洪大老子,并非心胸广阔之人,为了大爷几个极少数清妖就不念黎民之苦了,只惦记着自己事业红火,江山到手。

北伐西征,是军师东王杨秀清的事。

反孔,是天王洪秀全的事。

打砸抢孔庙,捣毁夫子神像,焚烧、收缴儒家经籍,这事说起来无耻,其实是非常过瘾的,痛快得不得了!

尤其是,像天王这种把书读得二不挂五的人,还有被科考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心里骨子里对孔夫子都怀着无比的仇恨——

什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都是说的,让说这话的人参加咱们的科举考试,保不定比天王还遭罪找虐。

到出气动手的时候,比这天王还狠。

至少,咱们还没听说,儒生们也被天王坑了,他只是缴书、撕书、烧书,拿书出气而已。

当然,你要是不缴书,就不能怪天王了,是您自取其辱,找死有方了。

实际上,孔老二一本书都没写过,比咱们都不如,他那鸟语录,都是鸟徒子们回忆他生前说的只言片语罢了,不少还是贤者自己的话,让师傅背个名而已。

要是让我烧的话,都嫌他那几篇不够引火的,要烧也得看人来,那些著作等身的神马浮云大师、大嘴、大纲,总是跑不掉的。

就天王这样,也只轰轰烈烈烧了一周左右,一万册都不到,还没某类人的一人藏书多,就被个文盲更加干涉,烧不下去了!

东王尽管大字不识一箩,对书对读书人还是很看重的,因为他自己不会,离不开读书人。

他个人也不好公开反对天王,只好编排自己天父下过凡,得到的高佬天谕,是——

“孔孟之书不必废,其中合于天情道理亦多。”

天王一听,便知这盲流无知无畏,没被鸟书坑过,不知鸟书的危害,轻则流毒害人,重则谋财害命。

洪天王耍流氓,却不能否定自己也是读书人,只好顺水推舟,不再丧心病狂,见一本烧一本了。

“看着像个秀才,烧起书来,连特么的土匪都不如!”东王对天王的这一全国行动,竟然如此抨击。

杨文盲不烧书,成立了个删书衙,派了几个手下读书人专门收书,保存,删改,资用,及时控制住了天王这一出气运动。

大家都已知道,国舅赖汉英未克南昌被撤职,还在删书衙里混过几天舒服日子呢。

洪天王知道自己在杨文盲面前丢了人,为挽回丢人影响,重塑光辉形象,又装逼写了首七排史诗,洋洋数万言——

历述中华5000年史,以示学问大了个去的,少一年都不行!

还把历代各王侯将相均降格以录,整得一塌糊涂,以示天王才是天下第一老子,亦可谓登峰造极也。

据说,他对杨文盲定都南京有意见,还是想迁都到河南洛阳去,无奈杨文盲又是天父下凡,责骂说——

“你要迁都河南,就是变妖,该杖责!”

可见,天王还是有些真知灼见的,可惜不能撼动东王天父,终于是不能改正天国建都南京的重大战略错误。

文盲天父,自有一套神术压制、逼迫洪天王接受当时的天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