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大沽口三战,联军死伤200人左右,共缴获清军万斤大炮4门、万斤以下中炮404门、千斤以下铜炮110门。
清军战死约300人,逃亡约200人,700人被俘投降。
直隶提督乐善大人,获大爷通令褒扬,建祠祭祀,谥号威毅。
820塘沽大小梁子陷落后,格兰特、孟斗班马不停蹄。
822大沽口6大炮台陷落后,何伯、沙内舰不抛锚。
联军水陆两路北上,8月23日,直薄天津卫城南门下。
直隶总督恒福大人,不得不亲自出门迎接。
因为咸大爷已经又派出桂良、恒祺到天津了,要与联军代表额尔金伯爵和葛罗男爵谈判,在天津梅开二度——议和不打了。
二鸦战争,再次到了天津卫这个节点上,从1858至1860连续三年都是如此。
反正,英法联军有干仗的,有议和的,而且干仗的得听议和的,所以势如破竹的联军,在天津卫城下又停了下来——
谈!干么不谈?非得死人吗?
于是,双方又开谈了!
趁此难得的谈判机会,最后的一点和平机遇,需补充一些战前的情况,免得大家以为——
这次谈判,是战争形势下的必然结果,或者此后的战事,又是这次谈判破裂的结果。
虽然凡事都有因果,但也没有如此严密的逻辑关系,特别是战争形势一边倒的情况下。
还在僧王爷未接手之前,谭廷襄就已通过接触发现,并向大爷说过,“现在英法阳示其恶,美俄阴济其奸,强弱不同,其为贪得无厌,则均归一辙。”
并最终选择不惜一战,大爷嘴上安抚实则赞同,待谭廷襄战败而亡,大爷同时上和谈和作战两套班子,算是搞定了第一次大沽口战役的危机。
时间还是,1858年6月,也是僧王爷再上天津的时刻。
僧王爷对天津和大爷都有良好印象,因为五年前他就是在这折服于大爷的判断和挫败天军北伐军的,是他的一大福地。
现世人,对僧王爷盲目崇拜,对咸大爷贬损得巨厉害,岂知——
僧王爷心里就认咸大爷,咸大爷对僧王爷也是一百个放心!
在天津,僧王爷打赢了就是赢了,1859年625,英法公使不来京换约就废了这俩的天津条约!
同样,僧王爷在天津打输了就是输了,没求子说的,赶紧谈!
1858年6月的剧本,到1859年6月再演一遍,到头还是大爷赢!
到此1860年8月再演二遍,相信还是大爷赢!
具体怎么赢,还得往下看才会有答案。
这只是,在下百年后的马后炮,讲历史的大道理,当事人并不明白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做得什么是什么!
只要大爷和僧王爷两认就行。
僧王爷1858年7月接手谭廷襄防卫天津,添万斤大炮,添沙炮台,添蒙满铁骑,大爷一律首肯。
包括僧王爷从通州到大沽口的所有火力配系防卫示意图在内,大爷都是仔细过目的,战前就吃了定心丸。
625大捷后,大爷乘僧王爷东风把英法美都耍了个底掉,赖掉了英法两家天条,作罢论。
美国天条,刨除一体均沾外,只是开放台南和海口,一海角一天涯,不碍事。
只有俄罗斯是大清的百年老友,另外回事,另当别论。
在二三次大沽战役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僧王爷除了抽调500名援兵增援安徽外,基本未动,就是为了防止英法联军的报复。
其实,四国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南撤上海,额尔金伯爵和葛罗男爵都去了日本旅游。
等于战争已经结束,联军不复存在,没想到竟在换文环节遭到大爷和僧王爷的疯狂蹂躏。
额尔金伯爵和葛罗男爵,都是再度受命为全权大使,英法联军也是三度组织前来了。
作战双方,一个是一直在防止报复,一个是执意要前来报复,这仗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1860年8月这次交战,大爷和僧王爷俩人之间,就没有625那时的默契无间了!
先是,大爷吃定了,三战大沽口,还是僧王爷赢!
只是一再交代、谕令天津卫军政首脑——
对僧王爷,“惟不可先行开炮,自我启衅,违令者必治其罪。”
对恒福总督,“朕思,僧格林沁海口布置虽已严密,声威亦为该夷所畏,原不难使该夷再受痛创,惟念决裂之后,从此兵连祸结,遥遥无期。虽图快于目前,而贻患于将来,恒福身任地方,尤当仰体朕心,不可海口设防严密,仍存先战后和之意,该督于接奉此旨,总须以抚局为要,不得畏难自阻,致负责任。”
对僧王爷,“不可贪功挑衅,致误抚局。”
也就是说,绝不可以先开第一枪第一炮,先打后和,丢人不说,还怕没得和,耽误和平大业。
大清再牛逼,总不能天天打仗,月月打仗,年年打仗!
这是大爷从1858年僧王爷接手天津防卫、自己吃了定心丸后说的,一贯的指示精神——
可以打,可以狠狠的打,全歼最好,但不可以主动开战,也就是绝不能放第一枪,开第一炮。
所以,大沽口三战,包括625大捷,都是联军先动的手,让对方先北上道义有愧的重担。
僧王爷在625后的一年间,回禀大爷的都是包票,“足资抵御,可以仰麾宸廑。”
就是在北塘开口子,也给大爷论证战术细节可行——
基础,“查英法各酋,所称兵三万,固不足虑……”
技术,“该夷登岸不易,即使冒险越盐滩、北塘后路,现有马步各营,该夷亦不能抄炮台之后!”
即使在新河已经接战,得知夷兵果然只有3万左右登岸北塘时,仍向咸大爷打包票说:
“夷兵果有三万,现在马步兵……足资抵御,可以仰麾宸廑。”
为什么僧王爷如此自信?
因为这是天津,他的福地,在天津作战,他就不会输。
连大爷也相信他不会输,同意他北塘开口,同意他岸上决战。
还是交代他,不论水上岸上,防守还是出击,都绝对不可以:先开第一枪,先开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