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543章 御驾亲征

大爷时运多艰,都是当初大手大脚的报应,从1853年冬以来,短短的6年里面,就3次准备出巡木兰围场,撤出帝都——

1853、1858、1860,而且最后一次终于成行,真的没跨过去。

关于这次出巡,细拟思路和情节是这样的——

还在僧王爷北塘开口子、且新河决战已经失利后的8月16日,大爷下过一道令许多人莫名其妙的圣旨,甚至是很多专家学者也不得要领。

全部原文,只有一句话——

著派文俊、恒祺前往北塘海口,伴送英佛两国使臣,进京换约。钦此。

文俊就是曾冠军窝在南昌时的那个上线,恒祺是恒总督亲哥,两人都赏戴头品花翎,赶往北塘迎宾。

意思是,又认可了英法两家天条继续有效,只要到北京来换文即可。

但此时额尔金还没到天津,只打不谈,将俩武夫回绝了!

后来联军到了天津,大爷再次派桂良和恒祺谈,额尔金伯爵和葛罗男爵认识他,同意谈,很愉快,包括吵架在内。

但没想到,这次桂良却无权签字,所谓要回京请示,可见并不是什么全权代表!

桂良做不了主的谈判,就是失败无疑的了。

上次桂良一签四家,还跟大爷说什么战不得,害得大爷痛苦了整整一年,到第二年625大捷才赖掉。

这次,大爷根本就不给桂良签字权,只用他搪塞俩老朋友,是真的要战了!

真打就不得不防失败,考虑后果和自己的结局。

9月9日,也就是桂良回到帝京之翌日,大爷再下一旨,给内外廷各大臣,谓御驾亲征——

“桂良等奏夷务决裂情形,览奏何胜愤怒。朕为近畿百姓免受荼毒,不得已勉就抚局,乃该夷屡肆要挟,势不决战不能。

“况我满汉臣仆,世受国恩,断无不敌忾同仇,共伸积忿。

“朕今亲统六师,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

“著内廷王、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迅速定议。

“并有僧格林沁密折一封,一并阅看。本日奏事之外廷大臣,并著与议。特喻。”

咸大爷要亲自出征通州,这点子高呀!到底是谁出的主意,还是大爷自己的意思?

从内廷来看,怡亲王载恒和僧王爷搭档,正在通州御敌,措施已差不多了!

可以让大爷到通州走走过场,应该无伤大雅,还可以博得美名。

有可能是,肃顺给出的馊主意。

但从大爷这三年来,反复纠结和谈和作战来看,应该是自己的主意,要给大家特别是和谈班子,一个强烈印象——

你们办的破事,到底还得朕来收拾,也可能是想蹭僧王爷通州大捷的光,耀武扬威一把。

之所以,同时下发僧王爷建议木兰秋猕的密折,是让群臣充分论证,给个选择——

御驾亲征,还是木兰秋猕?

二选一。

个人并不简单赞同,茅前辈在此事上的分析,认为咸大爷是在故意耍滑头:明明要跑,却硬要说,御驾亲征,还要群臣亲口建议跑,才跑。

僧王爷的通州决战预案,相信大爷是看过并认同可胜的,想亲自再赌僧王爷胜一场!

当然如果大臣们论证,通州决战不可靠,否定大爷御驾亲征的话,大爷自然就只有木兰秋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