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通州十日的人质磋商,金童照会留给葛罗男爵的印象十分恶劣,与此前桂良、载垣的沟通一样。
葛罗男爵,在给国内外交部的电文中说——
“自上次与恭亲王交涉以来,局势变得十分严峻。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如果明日104我们的军需品能够送达,我们将向北京迸发。
“之前,我们不得不通过对北京政府表面上的和颜悦色来掩饰我们战斗力的不足。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里,一切都无法预测。
“如果我们无法在北京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使我们可以与之进行谈判,我们的处境一定会变得更加艰难。”
意思是,联军打了帝都也不一定能搞定合约,这就是金童首次出马和谈的效果。
葛罗无奈,一再将与金童的往来副本,直接交给法军司令孟斗班,说:
“从这些文件中,您将看到中国政府再次逼迫我们采取强制手段。
“昨日930早晨,两国特使及总司令们在法军控制区举行会议,制订了有关计划。现在联军总司令们应根据情况做出反应,采取与此计划相符的措施。
“如果到了最后一刻,恭亲王能够想到更好的办法,通过被扣押在他们手中的英法公民告知我们他无条件接受我们的要求,请您立刻通知我。
“但是,我承认,我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所以,葛罗挑头的通州人质外交,遗憾失败了。
而孟斗班在9月30日就已露出胜利的微笑,在日记中写下——
“我军得到休整,精神饱满,面对数量多出自己十倍却屡屡战败的敌人,信心十足。
“我们刚刚用银两从通州城买来了300头牛,粮食和弹药在1—2天内就能从天津运来。
“冬日将近,我特地找人制作了多件防寒羊皮袄。驻守在天津的部队一到达,我们就立即从八里桥出发,直逼京师。”
孟斗班对金童函件的看法如下:
“我感觉,恭亲王新发来的外交函件必定有诈,目的是为僧格林沁争取时间,重新调集兵力于北京城下。”
作为轮值老总,孟斗班个人曾断言这次进军北京——
“最后,我做了两种假设:要么是清军试图做最后一搏,阻止我方联军向进发北京;要么,我军不放一枪即可兵临北京城下。
“我认为,第一种情况对我们更为有利。如果我军在北京城前取得最后的胜利,那将加速和约的签署速度。
“第二种情况十分严峻,呈现出许多困难。北京城被17米厚的围墙团团围住,很难攻入。
“鉴于冬天来临,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军都必须在11月1日离开北京。”
这10月还没进,就决定11月回头了!说明,孟斗班并不看好攻北京。
再说僧王爷、胜保两路大军逆着通惠河两岸撤向北京城,分别汇聚于城外,与城内构成阻击、夹击、合击之势,准备再扑联军,决一死战。
虽然清军已经败退触底,僧王爷还是不准备直接死守城墙,要再野战一场,所以在预留后路城北一带设伏。
僧王爷和胜保两部骑兵,在进出北京的两大门外游击,东不过德胜门,西不过安定门,除非发现了联军来袭。
联军尽管大部停留通州,等待弹药,但其前锋2000人,已携炮蹑足胜保部进至朝阳门外逡巡。
时间是,9月26日,即决战八里桥之后的第五天,动作还是相当神速的。
这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不可以外交言行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