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二三集事件 第0615章 樊燮事件

毕竟不是现代几个电话、一通点点点就能搞定的。

胡林翼有个乡亲郭嵩焘,原是湘军元老之一,两年前1856刚到翰林院任编修,认识肃顺儿子的家教,也是湖南人,请肃顺出面帮忙。

肃顺重汉人,帮汉人办事不收礼,专收自己旗人的礼,只是觉得唐突不便开口,但给拿了个主意——

让言官进谏樊燮事件,大爷要让六部先讨论,这样肃顺才能说上话。

这翰林编修郭嵩焘,不仅才华过人,还有的是钱,但得避嫌,便下重金2000块大洋,一说7000块大洋,找人写这进谏书。

说7000块的,恐怕是不知道大洋有多大吧,总之这郭编修是下了血本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难道就没有枪手?

一通寻觅,终于找到个南书房陪读潘祖荫,江苏吴县人,30岁,状元世家,自称救命文章也小菜一碟。

郭嵩焘对潘祖荫介绍案情,说:“左君去,湖南无与支持,必至倾覆,东南大局不复可问。”

结果,潘祖荫接活,成交。

郭编修本想预付一半,1000块或者是3000块,但潘祖荫不干,得一次付清,而且完稿也不给郭编看,要不就拉倒。

郭编平日个也自诩才高八斗,至此才摩天,不由得掂量了半天说,不是舍不得银子,万一没救下来呢?

“一分不取,悉数奉还。”这潘枪手还真有职业道德。

好吧,这大爷陪读潘祖荫一点也不客气,将银票揣进袖里,走了。

中间过程就不写了,总之左高参过了下来,而且名震朝内外。

既然如此,大爷意思就别呆长沙了,长沙又没长毛,给亲自安排了个新岗位——楚军帮办,也是参谋长的活干。

左高参还是高参,借此出了长沙,到了湖北宿松——楚军大本营,时间已是1860年五六月份了。

流传下来的,潘祖荫谏文名句,“上年逆酋石达开回窜湖南,号称数十万。以本省之饷,用本省之兵,不数月肃清四境。

“其时贼纵横数千里,皆在宗棠规画之中。设使易地而观,有溃裂不可收拾者,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宗棠为人,负性刚直,嫉恶如仇。湖南不肖之员,不遂其私,思有以中伤之,久矣。

“湖广总督官文惑于浮言,未免有引绳批根之处。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楚南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

同期,骆秉章也反诉樊燮行事招摇,克扣军饷,以公谋私,受贿,欺凌霸蛮,算是回敬。

不久,朝旨下,樊燮被革职发回原籍——湖北恩施州梓潼巷。

樊燮总兵,背靠总督官文还输了官司,被双开,留下了心魔。

樊总回老家后,在故居正屋侧面修了一间两层角楼,将左高参骂的“王八蛋,滚粗去”六字刻在木牒上,放在神龛下,名为洗辱牌。

然后重金延师,执教俩儿子,不准下楼,下楼就得内外都着女服。

重立家规,如下——

中秀才,脱外女服;

中举人,脱内女服;

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

樊燮俩儿子亦争气,后来均进士及第,才焚了神龛上的洗辱牌。

次子樊增祥,著名诗人、西太后文秘,1904年出任江宁布政,入民后任编剧,把关梅兰芳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