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大军沿江北陆路西进武汉,攻汉口。
李秀成大军西进江西,上行武汉,攻武昌。
杨辅清、黄文金、刘官芳三部进军至安庆外围作战。
李世贤进军江西,牵制清军外援。
两大兵团进军途中,以刘官芳部最具戏剧性,行经路线离曾国藩祁门大营只有十几里,没有发动攻击。
惊出了曾大帅一身冷汗,写下遗书,差点自杀。
因为湘军水陆都去了江北安庆城下,身边就几个卫兵。
这也是,刘官芳嘴上无毛的表现。
陈玉成率军从安徽西征湖北,连下霍山、英山、广济、黄梅,一路所向无敌,穿越大别山南麓,进到湖北黄州,汉口以东170余里,驻停了。
此时,武汉三镇仅有官文总督留守2000余人,形势非常有利。
但是,陈玉成大军没有立即动手,依然要等待李秀成大军上来武汉南郊,一齐下手。
而李秀成只带了2万人进江西抚州,还沿途磨蹭,招兵买马。
因鲍超南下阻拦,不知何时才能会师武昌城下了。
假如陈玉成大军一鼓作气,进攻武昌或汉口,四克武汉将不是梦。
陈玉成为什么不动手?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安徽,万一一不小心拿下了武汉,自己可就是湖北了!
这天国湖北可都没好下场,在外挡炮火不说,还不能退,不是处斩就是叛变。
可以说,陈玉成就是不想拿武汉,虽然他是在武汉出的名,成为少年英雄,天国最年轻的将领。
这些可都是陈年往事了!
陈玉成不想拿武汉,李秀成就更不想了。
这时,三鸦战争已经结束,大英使馆参赞巴夏礼,正在长江中游考察天津条约中未定的三个拟开放城市。
之所以未定,就是因为当时在天军手里或拉锯战中。
他在武昌,听说天军到了东面的黄州,便从四道湾下来拜会陈玉成,劝说了一通。
陈玉成没有隐瞒,直接告诉巴夏礼,“奉南京之命来解救安庆,一直率部向西,以便占领在西线围攻该城的清军背面……准备进攻汉口。”
巴夏礼以战斗有害为由,劝说陈玉成放弃进攻武汉三镇,“必定会严重妨碍我们的商务,应该避免发生冲突……这三座城市互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商业圈。”
同时称,有可靠消息说李秀成还在江西境内,陈玉成就这样被说服了,放弃进攻武口,错失了直接拿下武汉、调动楚军来援的机会。
就算陈玉成再无主见,也不至于被老巴说服,而是畏惧洋人帮官文,开舰炮轰自己,重蹈上海李秀成的覆辙。
因此,陈玉成偷梁换柱,改向乡下进军,不攻武汉,不论湘楚两军都不会从安庆回头的。
这是陈玉成犯下的第一个大错,80000vs2000还不敢动,不仅放弃了战役目标,还导致另一军团没法按计划解围安庆。
假如陈玉成此时有一半李秀成在上海的想法,结果都不会是这样的。
这天国后期的仗,是越打越不成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