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有观望自保、献城投降的心,到苏州杀降事出后也都没门了,只有死战一途。
后期,苏州保卫战后,12月7日至12日,共计五天五夜。
也就是说,淮军取得苏州后,全部扑向了无锡,决战天军。
留给潮王父子的主观选择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前期对战、中期出击,固然都做得不好,但核心守守还是不错的。
至少保持了天军的底线,没有做出苏州八王的出格举动,助纣为虐,但求自灭。
潮王黄子隆及子黄德懋,广西藤县人,也是苏南保卫战中北路天军的主力援军,虽沿途各战均败退至无锡,但水营封堵运河出入口,还是可圈可点的。
否则,就没有无锡长达两个半月的保卫战了。
尽管前期天军水营,在白荡圩大胜过苏军水师,但总的形势却不利于陆营,无锡外围的据点在一二天内均被李鹤章占领。
在中期围困无锡城时,郭松林在高桥派驻重兵,切断了无锡天军的后路,当然也阻断了常州方向的援军。
后期,12月7日,苏州献城后三天,五万淮军全部压上,开始复攻无锡四门,昼夜不停,天军则日夜苦战死守。
战至11日,惠山石卡二道水关被郭松林、黄中元、张树声等部攻破,水营120只战船被焚毁。
当晚,李鹤章命令,丁日昌燃放开花炮,烧去东门一带民房,城内数处起火。
淮军乘乱攻克东门亭子桥大营。
至此,天军据守的东、北、南三面土城和守营十多座,都告陷落。
12月12日凌晨,李鹤章下令淮军各部发起总攻,城上天军则迅速集中反击,火枪下压,淮军一攻失败。
天明二攻,李鹤章改令各部,分散爬城,从四面竖梯上墙,天军主要聚集在东西两头,无法分散抵御。
这样,淮军则从南北两边上到城墙上,抄了东西两头天军的背后。
城东天军退入城中,与已经入城的淮军展开激烈巷战。
当时,唯一在守的是西门,及其门外码头,天军集中炮船80余只、民船700800只,开始向外突围。
但中途遭遇苏军水师三面合击,不幸惨败,所余船只全部被水师总兵张光泰、王东华夺取。
西门外西、南两处陆营,卒也被郭松林、黄中元分别攻克。
水陆二师,几乎同时冲入城中。
潮王黄子隆父子,这一天率众六七万拼死把守,从城上到城中,从码头到巷内,都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但无法挽回败局,潮王黄子隆率五六千人杀开一条血路先冲到北门突围,但被苏军周盛波部据高拦回。
随后又折向西门,然而城外五环洞桥军营已被副将周寿昌所破,退路也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