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702章 同期贵州义军述略

占领郊外乌当、洛湾、沙子哨、中曹司、小关、茶店、永乐堡,攻至南门外五里的马棚街,今新华路。

曾广依经黔北离开贵州后,到1867年的七年间,潘明杰、何得胜又联合17岩大五苗军,先后四次围攻贵阳,规模均有十万左右。

贵州巡抚张亮基,已转战南北多年,经验丰富,着布政使龚自闳、两任提督刘灏、赵德光,各领内外人马严防死守,不许浪战,依靠各路援军得以守成。

因为十万义军,外围攻势尽管凌厉,但各部行动不够密切,总有漏洞可钻,有机可趁。

1861年,余诚义石军,由南丹入黔,转战荔波、黎平、锦屏。

1862年后,石达开本人三过黔北,均得到18陶新春苗军的合作支持,有石达开联欢诗为证。

陶新春起义,于1860韭菜坪,今属赫章,攻克川滇黔要隘七星关,即后来的鸡鸣三省,开辟有滇黔边基地猪拱箐。

该基地八山环合,三面崭然,仅北面攀援可上,直径九十里,方圆三百里,在石军远征及其后卫李福猷回师途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陶新春受封为“太平天国统兵”,在石军帮助下建有“石火轮”炮队。

18601871十年间,计有曾广依、余诚义、石达开、李福猷、李文彩5支石军进出贵州,各地义军接济粮食、向导,积极参军,参战,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贵州义军的基地战略,正是石军所缺乏的,因地制宜的战术,也具特色,代表性的有——

1黔东南张秀眉苗军,“扫清小据点,孤立大据点”,黔中潘何罗各义军亦用。

2黔西南张凌翔回军,“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夺取城镇”,尖快猛,勇冠全省。

3山地游击,“一日数十警,一地数十敌”。《湘军记》“苗之来也,其战恒依险塞,官军胜则猱升兔脱,急不可捕,或闭垒自守则散伏四出,益焚掠无所忌。”

1868年后,贵州义军进入转折期,此时石军天军捻军均已败亡,湘川滇桂黔五省联军,得以集中入黔兜剿。

湘军席宝田,合以川黔军约3万人,以雕剿法三路能攻凯里张秀眉。

义军沉着应战,伺机反击,其中包大肚三万人,于1869年5月在黄飘峡设伏大捷,痛歼席宝田部七八千人,仅营长以上军官伤亡就十多人。

6月,19柳天成义军取得羊安大捷,痛歼贵州提督张文德黔军30营,最后的石军李文彩本人也负伤。

黄飘与羊安大捷,是贵州义军的重大胜利,张遇恩石军与陶新春部,合围毕节城长达72天,惜未攻破。

但清军已无后顾之忧,继续增兵入黔,结合各地民团,用恩威两手分化义军,招抚,继续猛攻。

义军大势不妙,最终未能扭转乾坤,相继败落。

陶新春,1866年在5万云贵联军的围攻分化下,丢了猪拱箐基地,游击黔西北围困毕节,1868年战死。

黔中刘义顺、黔东包茅仙等各号军,这年也分别丢了荆竹园和梵净山基地,坚持了十年,失败告终。

黄白红号军,是汉人以白莲教、花灯教、缘教、斋教等迷信形式组织起来的10多支队伍,人数最多,总规模最大。

其中,罗光明驻扎都匀,潘名杰驻扎贵定,何得胜驻扎平越,构成鼎足,三面威胁贵阳。

1868年这三部号军失败后,贵州义军转入低潮。

1870年,有英军顾问麦根的云贵联军围剿黔西南回军,决战兴义、新城两城。

金万照回军与岩大五苗军配合,取得安南今晴隆大捷。

但守城战均告失败,内外军民均遭屠杀,首领金万照牺牲。

1871年,岩大五也在贞丰城战死。

18701871,义军相继丢失施洞口、台拱、丹江、凯里等据点基地,转战游击。

1872年,张秀眉乌鸦坡决战失败,被俘解往长沙牺牲,余部李洪基坚持到1874年才告败覆。

30多支贵州义军,在长达23年的战斗中,斩杀大小官员600多人,占全省命官的15,其中——

云贵总督罗绕典,被活活吓死。

提督孝顺惨败自杀,提督赵德光战死。

按察使黄润昌阵亡。

因剿办不力,被咸大爷n口子先后撤换的巡抚,10人次,提督,1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