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将军荣全,黄带子,有独立话语权,但职责伊犁事务,得直接听令于金童的衙门,动弹不得,所以也是帮闲地方,助战。
没料到,帮出个这结果来!
此前,本书也曾接触过不少文武大臣的奏章,甚至情书之类的,写作水平确实高低不一,各有特色。
但像金顺这样践踏同袍情、战友爱的,还真不多见,但大妈就是中意他,也是没法子的事。
好在,荣全随后也收到了大妈懿旨,高升帝都衙门,不久还做了京师统领,也就是胜保的接班人了。
结局还是不错的。
看来,这俩的龃龉诋毁互害,都没有瞒过大妈的眼睛,雪亮着呢。
荣全走人,所部移交给对手金顺。
金顺,成了新的伊犁将军。
玛纳斯战役后,金顺进军北疆各地,当然不少湘楚配属军,但整个已无大股回军残余,再未发生玛纳斯这样的恶战。
相继归复了塔城等地边境线。
妥明回军的,也只是与清军争夺过塔城,并未攻克,后来式微基本就窝在玛纳斯了。
金顺成了伊犁将军,还是不能碰伊犁,因为清俄两边仍在和谈归属问题,要跟沙俄开战就不是围剿义军这水平了。
至1876年底,金顺军算是砥定整个北疆,而刘锦堂部则准备进军南疆了。
北疆之战,清军三部,刘锦堂、金顺、荣全,对战阿古柏、原陕西回军与妥明回军,实际也三部。
阿古柏嫡系少,主力是原回军,应证了阿古柏拉拢回军的承诺条件。
玛纳斯妥明回军余部,是独立的力量,没有投降阿古柏,只是维持着与原陕回的脆弱关系。
因为金顺杀俘恶名昭著,左总委婉的让他留守在了北疆,以免刘锦堂在南疆受到掣肘。
因为,释放阿古柏战俘,也是种瓦解敌军策略,要是让金顺也南下,可就乱套了。
作战不是念经,金顺能战善战,但骑兵攻城本就弱项,步炮已是不二法门,要金顺善待战俘,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越是大战恶战,越是考验政策水平,军事反而在其次了。
这就是,克军神一再教导的,军事是文台的附庸。
当然,也大可不必这样,一战到底,屠尽天下,又何妨不是——大战神一个?
好吧,大战神就是专门解决对赌的,愿梦想成真。
时值隆冬,大雪封山,大军根本下不了达坂,所以刘锦堂暂停了南下行动,在北疆休整了。
要待第二年春天,再向南疆进军去了。
刘锦堂再次筹粮,整军,向左总报告1877年作战计划,实际是向左总大营送礼拜年。
左军下一步收复南疆,其部署也是在此际拟定,至少刘锦堂的作战计划是已经出台了。
所有的作战计划,都要经过主帅审批的,有人把刘锦堂说得神乎其神,啥都有份,其实不然。
他只是左军大营主将、总管,不是西征军大本营总管,尚无独立话语权,不能上奏。
一切还得通过左总钦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