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康心中颇有不忍,“师姑,您瞧?”
“规矩不可废。”沈云澜眉头皱起,“你去瞧,我在一旁帮你看着点。”
见他们两人答应,那男人喜极而泣,竟是不多问,连忙把儿子放了下来。
孩子平躺,陶康的心里便一咯噔,怀了。
这孩子的胸口不见丝毫起伏,再摸脉搏,毫无动静。
陶康轻轻向沈云澜摇头,这孩子命已归西,救不回来了。那父亲一直盯着陶康,见状嚎啕大哭,“幺儿,爹不该让你吃那一口酸杏,谁能想到一口酸杏也能噎死人!幺儿啊!”
身为大夫,纵然已经见惯了生离死别,然而这男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还是让陶康心里酸涩难忍。
沈云澜眉头却忽然一皱。
酸杏?
也正是这时,沈云澜看见那孩子的胸膛似乎极轻微的收缩了下,她心思电转,连忙对陶康道,“抱起他!”
示意陶康从背后将这孩子抱起,然后双手握拳,放在脐上三寸的位置,“抱起孩子,用力往下压!”
这是后世常用的急救法,对突然噎住有奇效。
陶康是大夫,在沈云澜的指导下找到了窍门,双手握拳用力的往上顶。
那孩子被拳头的力道顶的双脚离了地,可也就在这个时候,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
那孩子竟然从口腔中喷出了一颗酸杏!
酸杏弄了出来,陶康还来不及高兴,沈云澜便又让这孩子平躺在地上,接着让陶康捏开这孩子的下颌,然后深呼吸一口气嘴对嘴的给这孩子输送过去。
几下之后,却又让陶康双手交叠,有节奏的在这孩子的胸口按压。
“两个动作交替进行。”沈云澜忙而不乱吩咐,“你稳住,这孩子未必没救。”
陶康一会儿按压胸口,一会儿又对这孩子的嘴巴里吹气,手忙脚乱,满头大汗。
正在他胳膊酸痛精疲力竭之时,身下的孩子忽然发出一声极轻的咳嗽。
咳嗽!
这咳嗽,听在陶康的耳中,无异于天籁之音!
陶康也顾不得这个病人了,竟是“嗷”的一嗓子跳了起来,“师姑,咱们是不是把他救活了!”
沈云澜点头,想了想又从医馆里取出了那根她从前送给陶神医的人参,吩咐药僮切下几片熬成水之后给这孩子服下。
这人参的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那孩子刚醒之时神色昏恹气力不济,甚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片刻之后竟然思维清醒,脸色更是好看了许多。
见儿子彻底无事,这男人喜极而泣,又对沈云澜和陶康“砰砰砰”磕了几个大响头,泪流满面道,“两位恩人救命之恩,小人没齿难忘。日后若是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小人便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罢,双手捧出了大批的银两,“神医救了小儿的性命。我们赵家几代单穿,保住了这孩子的命,便是保住了我们全家的命!这是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请神医笑纳。”
沈云澜点头,陶康接了银票,方才问,“酸杏怎么会卡到喉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