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名联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黄鹤楼的重建工程已在进行。黄鹤楼是武昌的历史
名胜,建于黄鹄矶上,俯瞰江汉,极目千里。得名由来,说法有二。一说
是根据神话传说,云有仙人黄子安或费祎曾乘黄鹤过此。另一说则云黄鹄
矶本名黄鹤矶,楼因山而得名。(一九八一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持
此说。)
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二二三),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在这漫长
的时间中,屡建屡毁,凡十次之多。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
焚毁于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现今重建的为历史上第十一个黄鹤楼,
位于古黄鹤楼南面五百米处,是以清代造型为蓝本的,但比清代黄鹤楼高
出两层。按计划在一九八四年黄鹤楼焚毁一百周年时全部建成。
黄鹤楼旧有楹联甚多,选比较出名的谈谈。
彭玉麟联云:
心远地天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语,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彭玉麟是清代“中兴名将”(一八一六—一八九〇),曾任长江水师提
督,坐镇武昌。他是以文人身份统兵的,精于联语。一八八三年曾官至兵
部尚书,正是黄鹤楼遭焚毁的前一年。至于“我辞江汉去”是在何年,则
不详了。
张之洞二联
彭玉麟题黄鹤楼联,“推窗寄语”的“语”字,也有作“慨”字的。以
“推窗寄慨”来对“把酒凭栏”,较有韵味,也更切合彭玉麟“我辞江汉
去”的心境。但“慨”字是虚字,与“栏”字相对稍欠工整。
张之洞(一八三七—一九〇九)任湖北学政时(一八六七年),重游黄
鹤楼,题联云:
江汉美中兴,愿诸君努力匡时,莫但赏楼头风月;
輶轩访文献,记早岁放怀游览,曾饱看春暮烟花。
“中兴”云云,是因张之洞题此联时,已是在太平天国被清廷镇压之后
的第四年也。以他的身份,当然要称为“中兴”的。他十三岁那年,回故
乡南皮应童子试,曾游过一次黄鹤楼。这是“记早岁放怀游览”的本事。
輶轩,则是古代帝王使臣所乘的一种轻车。
一八八九年,张之洞五十二岁,任湖广总督,在黄鹤楼旧址旁另建了一
座“奥略楼”,义取自《晋书·刘弘传》“恢宏奥略,镇绥南海”。联云:
昔贤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
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
湖广总督是军政长官,比“学政”的身份显赫得多,因此他的口气也大
得多了(上联的用语就全是总督口吻)。他是清末洋务派首领,下联云云,
则是切合他这个身份的。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段芝贵曾护理湖广总督,
亦有题奥略楼联:
放眼看江山,无限白云都过去;
题诗问鹦鹉,何年黄鹤复归来。
奥略楼后亦遭毁,旧址已荡然无存。
胡林翼李鸿章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