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6章

关帝庙联

关帝庙和财神庙一样,也是民间常见的庙宇,几乎各地都有的。如所周

知,“关帝”即三国时代蜀汉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是也。他生前曾受曹操

封为“汉寿亭侯”;死后,蜀汉则追谥他为“壮缪侯”。所以不论是根据

曹魏的官衔或根据蜀汉的谥法,关羽的最高爵位都不过是“侯”,这“帝”

号是从何而来呢?

关羽“称帝”,首见于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万历帝颁给解州

关庙一块写着“英烈”两字的匾额,同时将该地原来俗称的“关王庙”

(“王”已经比“侯”高了一级)“升级”,把关羽的封号定为“协天护

国忠义大帝”。到了清代,关羽的“地位”更为提高,顺治九年(一六五

二),赐给关羽官式封号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年间,乾隆帝更

亲自下旨,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大帝”,并通令各州县立庙祭祀,这就是

关帝庙遍布各地的由来。清代大捧关羽是有原因的,因关羽是“讲义气”

的,跟定一个主子,就永远追随,矢志不二,这正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也。

有一副“关帝庙”的楹联云:

史官拟议曰矜,误矣!视吴魏诸人,原如无物;

后世尊崇为帝,敢乎?论春秋大义,还是汉臣。

上比写关羽的高傲性格;下比则是借关羽的口吻,对他的“称帝”表示

不敢苟同。

骄傲自大,的确是关羽性格上的大毛病,上述那副楹联说他“视吴魏诸

人,原如无物”,其实也是似褒实贬的。他的骄傲自大到什么程度呢?有

两件事可以说明。有一次孙权派遣使者为他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

羽竟然大发脾气道:“我虎女焉配犬子!”孙权是吴国君主,在统治期间,

大规模派人航海,其舰队曾到达夷州(今台湾);又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

促进了江南的土地开发。论其作为,亦足以称为豪杰。古人就有“生子当

如孙仲谋”的说法(仲谋是孙权的字),而关羽竟把他比作“犬”,是不

是太过分了?又一次马超来投降刘备,马超是当时出名的勇将,又是将门

之后,因此关羽就妒忌了起来,要和马超较量,以至于诸葛亮只好亲自写

信给关羽,送他一顶大高帽,说:“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

一世之杰,然犹未及髯(指关羽)之绝伦逸群也!”意即:“马超好呀,

你比他更好嘢!”关羽的气才平下来。和内部的人都闹不团结,怎能不坏

事呢?

袁枚题关庙联

袁枚(子才)题关庙联云:

识者观时,当西蜀未收,昭烈尚无尺土,操虽汉贼,犹是朝臣,

至一十八骑走华容,势方穷促而慨释,非徒报德,只缘急国计而缓

奸雄,千古有谁共白?

君子喻义,恨东吴割据,刘氏已失偏隅,权即人豪,讵应抗主,

占八十一州称敌体,罪实难逃以拒婚,岂曰骄矜,明示绝强援以尊

王室,寸心只有自知!

此联即就“释曹”和“拒婚”二事立论的。

袁枚为关羽的拒婚孙权辩护,提出的理由是:“明示绝强援以尊王

室”,其实这是不能成为理由的。因为既然认定曹操是“汉贼”,那么就

应团结一切反曹的力量来铲除“汉贼”才对,怎可以意气用事呢?“联吴

拒魏”是诸葛亮所定的国策,这也是符合蜀汉的战略要求的。关羽和马超

争做“一哥”事小,拒不执行“联吴拒魏”的政策事大,他后来败走麦城,

招致杀身之祸(被孙权的手下吕蒙所杀),可说是自食其果。

但出于明、清两代的大捧关羽,因此不只袁枚一人为他辩护,孙权故乡

(浙江富阳)的关帝庙的那副题联,也是尊关抑孙的。联云:

此吴地也,不为孙郎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