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一章 化纤面料

雷阳懊恼至极,拍了拍棺材板道:“我就说咱们得去追那个大文雅,她都忍不住要去的地方,于老怪肯定也去过!”

“等你伤好了我们再去!”袁晓兰不容拒绝的道:“我们先隐瞒一段时间,回去就说还没找到老狗岭里的墓,下次来了之后再说。”

雷阳这才算是同意了,我等了半天才插上嘴:“既然这干尸也不是我祖父,但它到底是谁啊?我祖父留了具干尸给古惊尘,肯定是有用的。”

我们开始重新研究起这具干尸,袁晓兰又带上了橡胶手套去摸索,这棺材里除了干尸,也没再有任何其他的东西。

袁晓兰试着抬了抬干尸的手臂,居然还能抬起来,只是已经不是很灵活了。

“这死人有问题,都干成这样了,关节居然还可以转动。”

雷阳也发现了这一点,袁晓兰也啧啧称奇:“看上去像是尸体只有表面脱水干燥了,但在上个世纪,好像还没有这种技术。”

“我祖父厉害呗。”

雷阳突然皱起眉头:“他们那代人确实厉害,所以咱们更难办了,这是于老怪留给我小师叔的信息,就凭咱们几个能不能看懂都不好说。”

“咱们也没那么差吧?”

雷阳摇了摇头:“平均水平不行,有人拖后腿了。”

在我们俩闲聊的时候,袁晓兰已经拔出了匕首,慢慢探进了棺材。、

我紧张的看着,袁晓兰也没直接解剖,只是在尸体的胳膊上划了一道小口,但马上就有黑色的液体流了出来。

“这是血吗?干成这样了还有血?”

我觉得不可思议,但袁晓兰更加笃定了:“尸体表层是干燥的,但尸体内部并没有,可能是因为本地气候的原因,这是在黄土高坡上。”

“这血眼熟。”雷阳突然开口:“死了那么久还能淌血的死人不多,咱们这次在老狗岭正好就见到了。”

“你看见那画里的女尸淌血了?”

我开口询问,雷阳摆手说不是:“我说的是墓道里那半截缸,我砍掉他脑袋的时候,他淌出来的血跟石油似的,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他这么说的话,我也想起来了:“所以说,这具干尸,是我祖父从老狗岭那个墓里带出来的?真难为他老人家了。”

心道我祖父瘸着一条腿,能扛出来一具穿这么重盔甲的尸体,属实不容易。

“盔甲是从墓中带出来的,但尸体可能不是。”

袁晓兰又否定了我,用刀尖勾了勾尸体胳膊上的贴身衣料。

“这是化纤材质,上世纪四十年代才在德国开始建立工厂开始量产,中国更是到了七十年代才引进了生产技术,所以这人身上的衣服,最多只是上个世纪的。”

我学着雷阳的习惯摸着下巴思考:“上个世纪,但就是和祖父同一时代的人了,但这人身上又是现代的衣服又是古代的盔甲,这什么意思?”

估计这事只有袁晓兰能想清楚了,她继续分析下去。

“假设这件衣料是这个人贴身穿着的,那么我们可以更为精准的计算时间。他是被于老爷子封在棺材里的,张春雷说他看见于老爷子在这儿的照片已经是他中年时期,所以最晚也是五十到六十年代。”

我还是没太明白:“这又能说明什么?不就是我祖父搬出来一身盔甲,给一个现代人穿上了吗?”

“这个人的身份可能很重要。”袁晓兰严肃了起来:“化纤布料的生产线在七十年代引进中国,但这个人在五十年代就已经穿上了,说明他的衣服,是来自于国外,当时工业最为发达的德美法英等地。”

雷阳也跟着咋呼:“这还是个老外?也不像啊?”

我大着胆子去看了看尸体的脸,虽然五官早就因为皮肤脱水而拧到一起了,但还是能看出,但从他的黑发和五官轮廓还是能看出来,这是个中国人。

“不是外国人,而是一个能拿到当时国外物资的中国人,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能拿到国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