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军事谋略家崔浩
杜牧曾说:“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恚,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崔浩,字伯渊,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官拜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誉为“南北朝第一军事谋略家”。他出生于北方名门士族,七世祖崔林在曹魏时期官拜司空,封安阳亭侯,曾祖崔悦为后赵石虎的司徒右长史,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父亲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期官至吏部尚书,赐爵白马公。
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以后,拜崔浩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明元帝打算迁都到邺(今河北省临漳县的漳河岸畔),崔浩阻拦了这一计划,认为北魏游牧民族初入中原,不适合迁都。此后,崔浩还建议拓跋氏延续太子的传统,并让立太子成为北魏的制度。太武帝时,崔浩数次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攻灭赫连夏,大规模出击柔然,攻灭北凉沮渠氏。柔然的溃败和赫连夏的灭亡,解除了北魏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政治与军事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