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假道伐虢”的典故

“假道伐虢”的典故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在军事上,其意为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这一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一次战争。

虞公,姬姓,周王室的后裔,是公爵诸侯。当时虞国和虢国是同姓的公爵国家,两国都与晋国相连,唇齿相依。晋献公一直想灭掉虢国,便找来大夫荀息商讨计策。

荀息说:“虞公贪爱宝物而且愚昧,可用屈地的良马和垂棘的良璧贿赂虞公,假意向虞公借道攻打虢国,离间虞国和虢国。”晋献公深表赞同。

于是,晋献公派遣荀息带着宝璧和良马出使虞国。虞公见到宝璧和良马后非常高兴,荀息说:“寡君仰慕君之贤明,敬畏君之权威,不敢私藏宝物,特遣臣奉献于君。”虞公说:“如此说来,贵国是有求于我了。”荀息说:“虢人多次侵犯我边境,寡君只得委曲求全,请求讲和,可是虢国不守誓约,再次侵扰鄙邑的边境。寡君敬仰以正义为念,遂敢请假道贵国入虢请罪,若能克虢国,将所得之物全部奉献给贵国,以达感恩之情,寡君愿和贵国世世修好。”虞公听后非常高兴,立刻答应出兵伐虢。此时精明的大臣宫之奇劝说虞公:“虞国和虢国彼此相依,互为表里,若虢国灭,虞国如同唇亡齿寒,晋君贪得无厌,切不可假道于他。”虞公不听,仍旧出兵帮助晋国攻打虢国。晋国消灭了虢国。后来,晋国还师经过虞国,在虞国借宿,并乘虞国不备将其消灭,还将虞公捕虏押解回晋国。就这样,虞公因为良马和宝璧而失去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