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案之“蓝玉案”
“蓝玉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然后又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事件。此事发生在1393年,由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而引起,当时被诛杀的人统称为“蓝党”。
蓝玉,生年不详,卒于1393年,明朝开国名将,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他是常遇春的妻弟,汉族,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蓝玉骁勇善战,有胆识和谋略,屡次为朱元璋立下战功。在捕鱼儿海大战中大破北元,俘获男女77000人,蓝玉也因为此战而名震天下。
但是蓝玉得势后恃功骄纵,又多蓄庄奴、假子,夺占民田,最终触怒了明太祖,后来在“蓝玉案”中以谋反罪被剥皮。明太祖还追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15000余人。
朱元璋之所以杀蓝玉,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朱元璋早已为这次杀戮做足了准备。朱元璋对权臣的防范由来已久,后来39岁的太子朱标去世,孙子朱允炆为人懦弱,朱元璋就更加忌惮功臣,要为子孙除患。
因此,为了孙子朱允炆,不管蓝玉是否谋反,朱元璋都会杀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