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案之“胡惟庸案”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当时的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死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这起案件到此还没有了结,又过了10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开国功臣。后来又称胡惟庸曾经通倭、通元,又杀了其党羽,前后共杀了30000余人,时称“胡狱”。
朱元璋在除掉了胡惟庸后,便废除左右丞相职位,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结束了中国的宰相制度。朱元璋还把撤销丞相制度这件事写到《祖训》里,规定子孙后代永远不许立丞相,若有人建议立丞相,就要严惩他。
胡惟庸是安徽定远人,早年随朱元璋出兵,颇受其宠信。起初他职位非常低,后被任命为右丞相,此后10年,他一直位居百官之首,权势日益增大,人也日益骄横跋扈,有时候发生一些事情也不向皇上报告,还任意提拔和处罚人,当时有很多人在他的门下奔走,送他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明太祖朱元璋最后忍无可忍,下定决心除掉胡惟庸。这天,胡惟庸称自己的旧宅里涌出醴泉,以此为祥瑞,邀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然而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拼命指向胡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好像藏有士兵。朱元璋大怒,当天就处死了胡惟庸、陈宁等人。这就是“胡惟庸案”发生的原因,至于胡惟庸是否真的造反,已经无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