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节注重现实,采取行动

对这一说法,哥伦布进行了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最后大胆提出假设,如果地球真是圆的,他便可能走一条捷径到达印度。

自然,许多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耻笑他。因为,他想向西方行驶而到达东方的印度,岂不是痴人说梦话吗?

他们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绝路吗?

然而,哥伦布对这个问题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一点钱,助他完成自己的事业,他整整等了17年,还是失望。他决定不再等下去,于是启程去见皇后伊莎贝露,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

皇后赞赏他的理想,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种冒险的工作。

不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水手们怕死不愿出海,没办法,哥伦布采取强迫的手段招了一些水手。一方面他又请求女皇释放了狱中的死囚,允许他们如果冒险成大事者,就可以免罪恢复自由。

一切准备既妥,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航行。

刚航行几天,就有两艘船破了,接着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

后来他亲自拨开海藻,才得以继续航行。

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航行了一星期后,根本就没有大陆的影子,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把哥伦布杀死。

最终,哥伦布兼用鼓励和高压两手,总算说服了船员。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继续前进中,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船队改变航向,紧跟这群飞鸟。

因为海鸟总是飞和有食物的地方,所以哥伦布预料到海鸟飞行的方向可能有陆地。

哥伦布果然很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可以想象,如果哥伦布再等下去,必然会一生蹉跎岁月,“空悲切,白了少年头”,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可能就不是他了。成大事者的桂冠永远不会属于哥伦布了。哥伦布最终成了英雄,从美洲带回了大量黄金珠宝,并得到了国王的奖赏,以新大陆的发现者名垂千古,不可否认,这一切都是行动的结果。

把握“现在”,就是要客观面对现实;幻想未来,就是“将今天的事拖到明天”。人们经常有这样的观念:“今天”和“明天”只存在那么一点小小的差异,人的一生不知要过多少个二十四小时,损失一两个二十四小时并不重要。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现在”和“明天”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微小差异,实质是一种观念上的差距。注重现实,就会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制定处理办法,带领公司向前跨越。否则成功快车就会离开我们疾驶而去。

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去做,结果往往是明天也做不到,因为“明天再做”的想法已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大脑。真正到了明天,我们也许会想,反正还有“明天”呢,不用着急。实际上,“明天的明天”还有许多新的事情要做。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旧账未清,又添新债。我们的公司就会像伊思泰一样,始终困扰在一堆又一堆的“死账”之中,永远不可能取得辉煌业绩。

对于行动的重要性,人们深有体会。随便找一个精神正常的人,都会讲出这样的道理:没有行动,理想永远是句空话;没有行动,农民永远不会收获。只有行动,理想才会变成现实,人生才能走向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行动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动。遗憾的是,许多人等到事情不能再拖之时才去行动,这种行动实际上是一种“被动”;有的人则以积极的姿态积极行动,这种行动,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行动。

同样都是行动,但由于行动态度、行动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杰克与约翰生活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几年前,两人同时看到当地的人们开始摆脱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鞋戴帽都趋向了商品化。于是,两人决定每人办一家鞋厂,尽快过上富裕生活。杰克说干就干,立即行动起来。他请来技术员,招聘工人,购置设备,买回原料。没用多长时间,就将产品推向了市场。

而约翰却多了个心眼,他想先看看杰克的鞋厂效益怎么样,因此迟疑着没有行动。

杰克的鞋厂开办不久,不仅没有盈利,反而遇到很大困难。市场打不开,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灵,管理制度不健全,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的积极性下降……约翰看到这种情况,心中暗自庆幸,多亏自己没有盲目行动,否则也会像杰克一样陷入困境。

事情并不像约翰所预料的那样,顽强的杰克没有在困难面前倒下,凭借清醒的头脑,他针对困难一一想出解决办法。一年后,他的鞋厂终于度过难关,利润滚滚而来。

看到杰克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约翰后悔莫及。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他也开办了一家鞋厂。但此时已非彼时,由于早办了一年,杰克赢得了众多客户和广阔市场,而约翰的客户寥寥无几。几年之后,杰克的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拥有数亿元资产。约翰的鞋厂却一直不景气,只能为朋友的鞋厂进行加工,资产更是少得可怜。

这两位朋友同样注重现实,同时看到了机会,但杰克马上行动,占尽先机;约翰却犹豫观望,坐失良机,最后走上两条不同的人生轨道。

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带领下属打造名牌企业,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学会:注重现实,马上行动!成千上万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就是因为他们没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