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5章 小九儿,其实我很感激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二四五皇子都认为自己是那只黄雀。

而却不知黄雀身后还有捕捉雀鸟的人。

杨云亭看着赵元祁把今日的文书撤换成了请命书,其文书上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吾等受平王之命,学木艺种药植,起初觉平王殿下欺人太甚。当吾等深刻体会到木工种药植之艰难,殿下王妃兴女学药学只高瞻远瞩,深以为叹服。

平王府中,万物凋敝萧条一片,就算有能工巧匠也未能恢复半点春色,无源头活水,无万灵之生机,兴木工种药植之艰难。

吾等念及边关九城历经战乱,断壁残垣,当也是如此。

京都繁华,平王府中除物弱景衰外,并无其余影响。而边关九城却是不同,当已是水利难继,民生凋敝。

是以吾等痛书陈词,大兴边关水利,救济边城百姓,以惠万民,以泽万灵。

杨云亭看着赵元祁洋洋洒洒的一大篇,不由喝着香茶笑道:那些人防来防去,怕是没有想到你会来偷天换日这一招吧。

尤其是那位李大人,以为自己谨慎,质疑赵元祁给的空白文书有诈拒绝留笔,逼迫赵元祁。而赵元祁直接就给了续上了一段毫不客气的辱骂之言,让其颜面扫地后签了文书。也让其他观望的官员都放下了警惕。

却不知道,不论他们如何挣扎都是无用的。那份文书用的是阴阳纸,看着是一张纸,其实不然。

宣纸中央有折痕,其左为序言是在下边的宣纸上覆了一层,其右供官员留笔,实则官员签的还是空白文书!

赵元祁搁笔轻笑一声,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蠢得恰恰好,我还能容他们在朝堂上滥竽充数?哪怕是把那些官员利用透了,赵元祁都没个好脸色。

杨云亭推了一杯茶给他,你这回可是把他们给害惨了!

赵元祁抿了一口茶,身子靠椅子上,恬不知耻地笑道我这是帮他们青史留名。你想着这边城水利要是兴建好了,他们这些第一批上书陈言之人,还不得流芳百世?受后人歌颂?如若不是我,他们当如蝼蚁,一生寂寂无名,毫无华光。

的确是会受后人歌颂,赵元祁对于促成漕帮和朝廷合作兴建边城水利一事,让漕帮和朝廷得了名得了利。

而赵元祁这个更应该流芳千古的大功臣却是退居在了幕后,更是将这些中下层的朝廷命官推了出去做了此事的先锋军。

那批先锋军哪怕真得了赏识平步青云,也不会感谢赵元祁在非常时刻推了他们一把,让他们改变了自己那本该平平无奇的一生。

没有人会在意赵元祁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也没有人会问赵元祁得罪了所有世家所有朝廷命官就为了边关水利兴建值不值,赵元祁得到的大底只有他心中的那点儿济世为民的安宁。

杨云亭看赵元祁此刻云淡风轻的,也不再去想那些虚妄之事,笑着打趣道:他们本来就是靠着家里隐蔽来混日子的,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你如此一来,可是把他们推往了建功立业为天下开太平的正道上去了,这有违他们的初衷!

赵元祁也挑眉笑道:小九儿,没有人不想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史书留名的。你且看着,待他们谩骂之后,是否会从此幡然悔悟洗心革面发愤图强做一名为民请命的好官!

如果不是被你逼得回不了头,他们又岂会、岂敢和世家对立?如若不是和世家势不两立,他们又岂会为国为民?说起来,都是毫无选择!

杨云亭听赵元祁这话,就知道赵元祁是不打算收手了,会一直鞭策着这批官员继续前行,也许是扶植他们和世家对抗。

前途渺茫凶险,杨云亭不能阻止他,也不想阻止他。

他的夫君虽然没有走上夺嫡之路,却也无法再做一个闲散王爷了!

杨云亭幽幽感叹道:你要真做了皇帝,恐怕没有人能逃出你的毒爪。

赵元祁无奈地捏了捏她的手,气笑道:小九儿,你能不能不要把我想的那么坏?

杨云亭又说:哎,我本来就做好抽鞭子的准备了,结果事情就这样解决了我就只说了一句话?

那群官员没能闹事,杨云亭还感觉颇为遗憾。

赵元祁气得哭笑不得,又坐直了身子把那文书收好,凝声道:真正的反动在明日朝堂!

杨云亭想她又上不了朝,明日赵元祁可就是孤立无援了,思索着要不要给杨府去书一封,让杨家帮衬一二。

杨云亭握着他的手,笑问:那你可做好准备了?

赵元祁反握住她的手,严肃认真地道:自从当初没有把二当家撵出门去,我就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冲了!不为漕帮不为自己,只为因战乱流离失所的边城百姓。

漕帮给的诱惑太大了,赵元祁拒绝不了,哪怕知道是与虎谋皮,哪怕知道可能要触怒君王,哪怕知道此后同世家肯定势同水火,赵元祁还是一意孤行。

所以才有了后来将世家子弟送往边关,赵元祁在朝廷上胡作非为,支开了内阁老臣,让六部合作议事看似团结了六部实则是分化六部,又把朝廷命官困于平王府的事,都是给自己添筹码。

嗯。杨云亭点头,怕手中筹码不够似的,又笑道:要不要我再擒一批世家子弟送往边关去?

赵元祁宠溺一笑,够了,过犹不及。又给她塞了一枚葡萄干。

看着杨云亭吃果干喝香茶那一脸满足的模样,赵元祁轻轻的笑了,温柔的替她擦掉了嘴角的污渍,凑过去低声暖语地道:小九儿,其实我很感激你。

感激你愿意放弃心中的自由,一直不遗余力的支持我,配合我,帮助我。哪怕是有性命之危,被百官上书怒骂,被世人所不理解,成为百姓口中的笑谈,都义无反顾的同我进退,帮我助我。

杨云亭摇头,轻声说道:此行仰不愧于天,无愧于心,无愧于民,虽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