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赢易将石珠置于阵图最中,反复激荡的涟漪瞬间平复,但本是无形无色的阵图却是化成紫色大阵,须臾之间,紫阵之中的石珠就如天外的黑洞一般,传出无尽吞噬之力,拉扯着阵图中的紫气,将紫气纳入石珠之中。
那石珠贪得无厌,如传说中的貔貅一般只进不出,甚至从剑光斩破的通道上将天穹上的紫气一股脑汲取出来,一缕缕的紫气化成道道光柱,石珠来者不拒,尽数吞噬。
天地间的紫色,乃昊日临空之时第一缕至阳之气挥洒而出,最是温和,世人皆言一日一缕,可遇不可求,但强者横空,扑捉天地紫气,所谓的紫气是否几缕已无意义。
至于在风雪之中,望不清天地昼夜变化,那紫气采摘就成了修行者的最大难关,不消说是千丈之山,便是数千丈之山也非寻常修行者能为。
除非有道庭修行之法,或五关以上修者窥破风雪障碍,巧夺天地之机,以超凡的能力将天地紫气反复牵扯而出,但紫气不过是四关之下修者所需,请动五关修者熔炼紫气绝对是得不偿失之所为。
天地之间仙人一脉曰之炼气,道庭于此之上独辟一道,称之道修,采纳天地之息,修魂炼魄,自成一脉。
初入修行取天地紫气,铸得道基后,成三关汲取月华之力修行,凝炼七魄,故名月魄境,此境一炼魄,二煅体,虽不及体修强大,也远超炼气一道的体魄。
三关修魄大成入四关修魂,依然以月华修炼,名阴神境,夜间之时,能魂魄离体,却不能长久,稍有风吹草动,便魂飞魄散,故而此境实无玄妙神威。
魂魄圆满,构建神魂,神魂白日显化,炼太阳之气入神魂,初得不死之命,名人神境,此境神魂常驻本体,却也能夜行千里,日行八百,但其神妙处在于诞生神通,呼风唤雨,飞天遁地,初具修行者之威。
人神修行巅峰后,成六关阳神境,寿命五百,身躯破灭而魂不死,此时之境最是难以抹杀,号称诸道第一,因六关玄妙无比,六关巅峰之下,道修名阳神,六关巅峰即纯阳,六关巅峰之上称之通神,通向七关仙神之境。
若是成就七关太浩境,神化日月,映照天地,寿命不知数,有言千岁,有言一元之数,更有言永生不死,而在神州七关的传闻中,从未听说过有老死的太浩境,也未有千岁的太浩境,有的,就是战死的太浩。
在修行道途上,有如道庭修行法,即道修,先易后难,步步为营,不急不缓,深铸根基的,自然也有一步百丈,阔步前行,突飞猛进,与之相对的体修修行者。
采纳天地紫气成三关后,直接接引午时之后的太阳之气,锤炼体魄,炼皮肉骨,称为外炼境,此境大成后,力达千钧,气血化形,震慑魂魄。
四关取晨曦时太阳之气,炼髓腑脏,脱胎换骨,重铸体魄,生有万钧之力,气血如龙,名内炼境,此境纵使千丈深渊坠下,也能性命不失。
修成五关玉骨境,以天雷地火炼身躯,腑脏如雷,动静之间有雷音,骨髓如玉,至纯至刚,身如宝兵,近战无敌,一招一式之间有天威随行,踏入五关巅峰,能返老还童,银发成青丝。
六关体修者,周身气血化成领域,掌断江河,拳碎山川,能抵御神魂之力,专克道修神修,其中顶级存在,能以一己之力攻破万人精锐大军,故有破阵境之说。
而体修七关山海境,神秘莫测,仅其力就能移山填海,可惜历来成就者少,而流传千古的是其陨落后有身躯存世天难葬地难覆之称,其上一缕发丝比之神兵尚且坚韧几分,执之动辄断山河,落神兵。
传闻七关交战,皆在天穹之上,世人言七关有天神之威,念起则天崩地灭,一指平山河,一掌覆苍穹,神州大地之上不知有多少的山河为之破碎,又不知七关的血落入大地化成的湖泊如今尚存多少。
所谓天地紫气不过是修行道途不起眼之物,唯气修道修体修所必须的,至于其余诸法,铸成道基后,紫气存在与否已然毫不相干,对于四关以上修行更是再无用处。
何况紫气乃天地之息,难以保存,非五关不能凝聚紫气,能凝聚的也不曾在乎区区紫气,世家大族谁有那等心思命五关取紫气,耗费时间,就随意一六关出手,顷刻之间而已。
神州之中一二关初入修行,威能不显,哪怕是不入修行杀人之术堪称绝世的人有时斩杀一些也不为过,有一二关无修之说,世家大族从未有此等子弟出世行走天下,所以现身世间的尽是平民,奴隶。
三四关于修行道途已是登堂入室,在神州之中算得上是底层力量,如诸国镇国大军便是以三关为入选前提,宗门之中三关才能纳入名册,正式成为宗门之人,了。
五关则是神州中流砥柱,闻名一方,有济身贵族,成为一宗真传的资格。六关一旦成就,必然轰动一国,成为万人敬仰的存在,至于七关那是神话传奇,纵使宗门弟子数十年也不见得能见着,绝对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虽说紫气不值钱,或说不值得贵族重视,但天与地之息浑然一体,造化天成,融合而成的天才地宝却又极为珍贵,非寻常之人所能得。
指尖大小在诸国大城中问价十万贯以上,此类之物,被称为天地山河,或是一粒沙尘,或是一缕银丝,或是山石,或是草木,无奇不有,有天地生成,有修行者凝炼,但无疑都是极为稀有珍贵。
石珠将紫气尽数吞噬,华山百里之地天穹上的天地紫气不出数息感知不到分毫,竟在那一刻暗沉的黑夜中将要出现缕缕光华瞬间汲取殆尽,使得此时的天地愈发深暗,好似将百里之地的时间倒转,回到过去的深夜。
山下推算时间的勋贵子弟门客反复推算后,面面相觑,觉得今日的天极为怪异,明明按照以往经验,该是破晓将至之时,但见天上风雪,却又好似未曾有昼夜交替的变化,依旧按照夜间之时的规律飘洒而下。
勋贵子弟来寻问登山的合适时机,都已磨拳擦肩,整装待发,门客不敢言自身能耐不足,也不敢说天象变化,以免误了时辰,于是也不在意天时变幻,挑选出登山路线,一一作答。
远在北峰下的三关修者,近乎两千人,在半刻钟前就已出发,飞跃峭壁,跨过林木,浩浩荡荡奔腾而上,有贵族子弟,宗门弟子,散修盗贼,海外修者,甚至南境的异族,北境胡人夹杂其中,气势浩大。
东西南三峰下显露身形的百号青年大汉,暗暗思虑着符合自身的登山之路,青年多是勋贵子弟,宗门弟子,初来乍到的有些紧张,但说出的话却是猖狂自信,一副了然于胸的神色溢于言表。
大汉则是门客,突破五关无望,便投靠贵族门下,寻求庇护,许是往来华山较多,沉稳之下是绝对的把握。
青年中有三十余人身着各色宗门服饰,除去中央道庭,昆仑道宫未有人来之外,其余宗门的内门弟子都有一二人前来,至于宗门真传弟子都是五关以上,还没落到这等看天登山的地步。
宗门素来立于崇山峻岭之上,见着华山挺拔险峻,势如神剑,似斩天地,初时露出惊容,心中惊叹不愧为神州第一险。
不过众人在山门中习惯了山川形势,平日里多是在山林行走,倒也适应下来,不比贵族子弟自信于言表,宗门弟子面生谨慎,暗地里的重视之心不敢降低丁点。
众人约定好路线,避免重合冲突,腾空而起离开营地,前往各自最佳道路出始点,华山周长百余里,千余人入得华山之中,就如山间一木,俯身之下的蝼蚁,微渺而不能望。
依照昔日登山的时间而言,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四关修行者就能穿破层层风雪阻碍飞跃而上登临山巅,至于登顶之后,东南西三峰之间不过是区区数十息掠空而过的距离,倒不必在意身处哪座山峰。
有儒服束冠的诸子学宫弟子修行道修之法,身如鸿雁,临空而渡。
有白衣负剑的长白剑宗弟子一跃而起,如利剑刺破风雪,呼吸之间传成空气撕裂的声音。
有紫袍长发披肩的青城剑宗弟子唤出本命飞剑,托身在其侧,掠空而去。
有锦衣貂裘的诸国贵族子弟,各色宗门弟子或负剑,或背枪,或配刀,或使鞭,或赤手空拳,在近千三百丈垂直的山体之上不断飞跃腾空,隐约之间人影浮动,一步十丈。
初时兴许是气力充足,数百丈的悬崖峭壁百息而过,但山势越是往上,风雪则越发强劲,比之山下的风雪大上数十倍不止。
狂风怒号,声如雷霆,又如兽吼,狂风中蕴藏的冷冽寒意轻易撕破衣袍破体而入,直至骨髓腑脏,将体魄稍差的修行者冻的瑟瑟发抖,心生怯意,修行者仰望夜色中撩人诱惑的山巅,坚定不移的运转修为,迎难而上。
倏然间,或是清光咋起,魂魄凝聚,令神魂如鸿毛飘然而上,使身躯如泰山风雪不动,或是剑气离体,枪影横空,刀光纵横,鞭网笼罩将风雪撕裂破灭。
身影则在其中腾空飞跃,或是御起的本命飞剑化出道道法剑,将风雨抵御在外,或是体魄之内气血涌出,身披红光,化为气血长龙,将落雪融化,手指扣住山石,双腿临空,随风而动。
千丈之上的狂风几乎媲美传说之中九天罡风的存在,强势无匹,吹至山体之上,令人生出一种错觉,好似将万年不动的华山挪动了分毫,那种风似乎为得是将登临亵渎这座山的人卷下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