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章补天宫

太行山,大夏又名之女娲山,因何而来,谁也不知,山呈南北,划分东西。

中原有三道防线,一即雁门关,居庸关,二即龙城,三即黄河。

三道防线皆依托太行,乃中原屏障,北国天关,欲入中原,先破太行,或灭燕国,中原之地得天独厚之称因此而来。

三百余年前,即天启元年,凿齿在北海出世,横行漠北之地,仅在大夏之下的犬戎诸部几近被凿齿吞噬殆尽。

此后凿齿攻破雁门关,兵临龙城,在龙城攻破后,五十万神策军迎战凿齿,天下最强在此决战。

大战之后,太行山上立有一宫,补天宫,意为补天之缺,大夏称之女娲补天,世人遂有推测,太行山故名女娲山,而大夏未亡时,据燕国王室记载,又称太行山为王母山,究竟因何,世人却不得知。

因凿齿出而立宫的补天宫从未参与天下势力之争,仅补天地之缺,故有补天宫弟子行于山野,伐于异族,战力之盛位列天下最强。

世人或许观太行而思上古仙神,但踏入修行之路的修行者却时刻不敢忘山上那宫那人那刀。

天下杀戮最盛的宗门,天下六关绝世第一人,完美无瑕的天下最强之刀。

刀,名逐北。

太行深处,有群峰耸立,如剑刺破苍穹,峰巅处宫殿楼阁鳞次栉比,徐徐浮云环绕其下,灯火万盏,犹如星辰点缀,山下素白一色,山上四季皆春,偶尔云雾流转宫殿之间,望时已分不清是人间亦或天宫。

宫殿之间有一殿立在最高处,琉璃瓦上竟有刀光斩破苍穹,月华洒落,耀耀生辉,殿下有宝兵林立,观之犹如剑冢,兵刃锋锐之息时刻不止,撕裂之声不绝。

一青衣武服碧玉年华的少女,立在如林的兵刃之间,白皙的脸颊微圆,如珠眸子清纯如水,比巴掌稍大的脸上娇憨天真,甚至有些呆滞,许是未入红尘的缘故,那分娇憨竟有些傻气,令人望之忍不得伤害。

在兵刃间站立许久,少女越发显得呆滞,似乎欲以那分忍不得伤害的傻气博取殿中人的同情,可惜那殿中人显然比之想象中更为冷血些。

少女眸珠微动清如水纹,越发的娇憨可人,凝视着殿中,希望里边的人回心转意,语中略带不舍,委屈道:“师父,九儿不想走,九儿想留在宫里。”

“滚!本宫不吃这一套!”

清脆的少女之音得来的是毫不留情的决绝,其声明媚如火,极为动听,但话语尽是劝解,“让你离去是为你好,修为不强如何镇压天下,难不成靠你小脸蛋儿,历练一番,方有资格承宫主之位。”

落扶归,补天宫宫主,命修巅峰,破绽全无,完美无瑕,天下唯一能与护宗老人一战之人。

那把刀的主人,或者说有了其人方有其刀,位列天下六关绝世第一,战绩盖压当世,号称一人即一军,举世之间莫不拜之。

那一言不合,拔刀就斩的落宫主竟还有弟子传世,还是这般娇憨可人的少女,不应当是位冷若冰霜,杀人如杀猪狗的杀才,亦或是一看就非等闲之辈的绝世之才,方能传承那把刀的传说。

毕竟数七已是闻名天下,数八也没等闲。

“师父,你不疼九儿了。”

“师父,你真的不疼九儿了。”

殿中之人依旧不为所动,少女如玉的脸上尽是委屈,以往师父最是疼爱九儿的,今日却急欲赶九儿去历练。

可九儿还不想去,九儿就想一辈子留在宫中,不想成为宫主,何况师父也不必传位于我,名九儿的少女比谁都清楚师父有多强,那是天之下最强的人。

伤心不舍的模样令人油然生出怜惜之心,可殿中人见识过天下之事不知多少,岂会改变己身决定。徒劳无功的少女悲伤不已,也只能步步回首缓缓离去。

“师父,九儿真的走了。”

在入目将离的视线内,少女寄希望于最后的答复,可惜殿中沉寂,似乎无声无息在送别少女。希望落空的少女最后回首一望,泫然欲滴,但师父就是师父,下的决定不容更改,在失望下往山下拜别师兄姐弟,开始行走天下。

天下风云在少女下山后,似乎一时间变得突然诡异,据说有一名为苏九的痴呆少女自称天下第一女强者的弟子,在太行山一路南下,也不惹事,浑然不觉与昔日师兄师姐出山时打杀一通的景象背道而驰,令天下人一时间竟感觉补天宫是否改了心性。

后有雪原之上补天宫陈一为首的数七破灭一处异族巢穴,杀的血流成河,鸡犬不留。

天下人才清醒,可别傻了,那是补天宫,你出生之时,人在杀,你成长之时,人在杀,你修炼之时,人在杀,你杀之时,人还在杀。

若是将三百余年补天宫杀的异族统合起来,估计比神州之上的人还多,或许这就是补天宫的真意所在,把天下不该存在的生灵杀尽,弥补天地。

名苏九的少女在魏国境内通行无阻,不知其目的地在何处,没有一人敢去招惹是非,不论是补天宫的赫赫凶威,还是位于四方的补天宫弟子,但凡有了智慧的都晓得,何为补天宫。

补天宫又一嫡传弟子出世行走天下,闻此消息的宗门弟子却也随之而动,在燕京城外近年来被称为剑道新秀的卿长空,风不休二话不说,罢手言和,御剑南下,不论是那八还是这九都是值得一试的对手。

祝融神山据传有神子出世,但仍在闭关,却也传出一话,洛邑之上论道天下,一较高低,气焰之嚣张令中原之人为之大怒,真以为自个是神之子不成,咱中原之人杀的神还少么。

于是乎,不知有多少隐修的绝世天骄或破关或闭关,相约时日欲在洛邑一争高下。

宗门风声虽动,可诸国已是风云已起,相比于姗姗来迟,一路闲逛的秦国公子,燕国的王孙姬道元除了在黄河边上遇到小插曲外,此日已至洛邑。

魏太子赵墨领麾下精锐在龙城取了一柄神兵后,也快马加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