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安家乐业

那人当然护短。“这兵荒马乱的,贼人流客多的是,我上哪儿找去,怎么管?”他寒面打发,欲将大门关上。

“王大哥,”小溪阻道,“你是村里的保长,这事儿你不管还有谁能管?我家相公是个读书人,可断断不能再遇到这样的事儿了!”

“滚!”那人将大门砸上。

家里,王末对他嬉皮笑脸去:“多谢大哥!”

“少给我惹事儿,”他还去一个冷脸,“要是娘知道了,非扒了你的皮!”

“娘才不会知道呢!”那人回道。

有了第一次的甜头和哥哥的保护,他的胆儿更大了起来,时常制造机会和小溪在外“偶遇”。

“王末,你要是敢动我一指头,我就死给你看。”一日午后,他又在路上堵住了要去洗衣服的小溪。几个村民从旁路过,不敢茬事儿。

“你们都是犯人,死就死了,谁会在意?”他嬉皮笑脸道,“小溪,要是你跟我睡一觉我就护着你。”

听到这侮辱的言辞,小溪气得浑身发,“滚,你给我滚!”看她面色通红,显得更加娇俏,王末立即上前想抱住她的身体。

“啪!”小溪往他脸上甩去一记响亮的耳光。

“臭婆娘不识抬举!”在众人的窥视中被打,让王末恼羞成怒,他立即也朝小溪脸上扇去,将她的嘴角打出血来。

“王末,你太欺负人了!”闻讯赶来的杏花将他拉到一边。“细丫子,敢多嘴半句,我弄死你娘仨儿!”他看了看杏花,悻悻而去。

“小溪姐姐!”杏花扶住那人。“没事儿的。”小溪擦了擦嘴角,又洗衣服去了。

傍晚,书礼一脚踹开王大家的大门,将正在吃饭的王末拉到院子里拳脚揍去。。。。。。无奈他不谙此道,最后反被王末暴打一顿,搞得鼻青脸肿的。知味去到那里,王大看到她的眼神后后背就凉了起来。

“我警告你,再敢惹事儿别怪我翻脸!”他对王末大怒道。

“哥,几个流犯而已,你还怕他们了!”王末恨道。

屋里,小溪帮那人擦着伤口,眼红了起来。“都怪我,不能好好护你!”书礼忙安慰去。“不,夫君,是我不好,我什么忙也帮不上,就会添乱!”小溪落泪道。

“没有的事儿,你很好。”书礼握住她的手。知未在一旁呆站着,脸色黑沉。眉头蹙在一起。“知味。”书礼向她喊去。

“夫君。”她去到近前。那人又握住她的手,“我没事儿的,过了便是。”

“是。”

敦叔送了草药过来,给他仔细敷上。接下来的日子,王末便消停了些。看着地里稻谷的长势,书礼十分满意。

一日早晨,他们正在吃早饭,见牛童急急跑来。

“刘叔,稻苗被割了!”他一边跑一边叫着。他们惊得放下碗筷。

“稻苗被人削了一截,满地都是嫩秧子。刘叔,就是王老末干的。”那小人气喘吁吁。

他们疾速离去。小溪给他取了一个馒头,他也跑了。

地里,一大片稻苗被镰刀割去了一截,现场一片狼藉。看着这场景,他们心痛不已。

“夫君。。。。。。”知味怕他难过,便握着他的膀臂。

“没事儿的,根还在。”他道。两人遂将那些嫩叶收拾起来,让孩子背去喂牛。

“夫君。。。。。。”夜里,知味忧他只是安慰自己,便又问去。

“真的没事儿。”环境虽恶劣,可他也是极其幸福的,因为身边有两个可心的媳妇儿。

王大看着弟弟的胡作非为,尚未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便也懒得说了。发现乡亲们总去看书礼的稻田,他也偷偷去瞧了几回。

那人总是带着纸笔,去苗间写着划着。一些朴实的农人在活计干完后也会去到他的地里,唠嗑几句,抽上两支烟卷。旱稻长势短,俩月后就挂穗了,让他们惊叹不已。

“我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死了,谁要是敢动那片稻米,可别怪我不客气!”敦叔去到王大家,黑脸扔去一句。王大恨恨地看着那人,他吓得跑走了。

旱稻收割的时候,乡亲们刚好在空忙区,便去帮他收割,挣些零用。那人在收割中发现很多谷穗出现了稀瘪,而被王末割掉的那一片谷粒却十分饱满。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因为北方的春天来得晚。”他大悟道。第二批种子一下地,去看的村民更多了,因为他们好奇这第二季会是什么结果。那人将稻谷出米后,便给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分了一份,孤儿寡母老弱单鳏还额外多分一些。

“乡亲们,”他对众人道,“这是南方来的稻种,我请大家尝个鲜。我种这粮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我们要勇于尝试,失败了也没关系,却不能让这肥沃的土地闲置着。只要我们有力气,就得让它发挥用处。我知道你们吃惯了麦黍,不喜欢稻米,可有了收成,你们就可以卖钱。”

家家户户吃着他种的大米都各有心思。慢慢地,王大发现村里人看他的眼神变了:人们开始看不起他!这让他心里添了几分堵。

“师太,这是村里的刘大哥让我给你们送来的。”在邻村一处名为“善真观”的道观里,杏花和两个小姐妹取出篮里的粮食。

“杏花,谢谢你们啊!”一面容平和的老师太言道。一道姑端来清茶。“快喝些茶吧。”

“是。”

师太又看向那端茶的道姑。“慈姑,你瞧,以后你天天有大米了。”那人低头笑了。看到杏花将小姐妹支开,师太的眼神暗了起来,“怎么,他们又惹事儿了?”

“师太,”杏花对她道,“还是很过分的事儿!”

“你说。”师太道,看她忌讳慈姑在场,她又说,“没关系的,慈姑都了解。”杏花于是将兄弟俩的恶事儿一五一十告知了她。

“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呀!”师太闻后面容悲戚。“师太,您一定要回去管管了。”杏花道,“刘大哥种的粮食,自己一粒都没有留,全分给乡亲们了。他就是想让乡亲们把土地都利用起来,有了收成就能卖钱,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人若有个三长两短,世间可就少一个好人了。”

“你说的对。”师太应道。慈姑听到这里,默默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