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五章 吓人的收入

思乡情得到了缓解,肠胃得到了抚慰,亲切感油然而生。客商们感动,感恩,这一味美食几乎成了他们每天必备的荤菜。

本地街坊们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烤肉,感觉小镇和城市的差距又缩小了一步,幸福指数又提高了几分。

最初,他们只是在过节、待客、过红白喜事、和老人孩子过生日才来买,越吃越爱吃,平时想吃的时候也来买,成了不少家庭桌上必备的荤菜。

生意红火得出乎意料。每天晚上小两口光是关上门数钱都得花好长时间。数了一遍又一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属于他们的钱。一天的营业额最多的时候居然接近三千!

我的天哪!小海和媳妇惊叫着,小两口吓得捂住了嘴。

厚厚的票子让他们感到又惊又喜,钱数了一遍又一遍,赚钱这么容易啊!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惊喜之后又是担心,小偷来咋办,这么多钱,放在哪里呢?

燕儿决定去镇上的信用社开个帐户,以后每天的钱得存进信用社,放在家里太操心了。

小两口激动得几乎整夜睡不着,小声地算着帐,要是每天都有一千多的净收入进帐,一个月就三四万哪!

天哪!

这个数字把他们自己也吓坏了!

可千万别说出去,要是被外人知道了,竞争对手就来了,小偷也来了,说不定连劫的匪徒也来了!两个人小声互相提醒。

要是有那么多钱,该咋花呢?先盖一栋两层洋楼!把所有的电器都买齐,买最好的!把孩子接来镇上的幼儿园上学!去县城买衣服!

有钱,就得享受最好的!

就算是这样,一年几十万也花不了多少啊!咋办呢!

小两口从来没有想到过还有为钱太多而发愁的一天!早知道做烤鸭这么赚钱,何必出去打工那么长时间呢!

“不出去打工,你能知道要做这个生意吗?”媳妇笑着说。

“也对,这样说我心里就平衡了,这是必须付出的成本。”小海美美地躺在床上,这算是梦想成真了吧!这才是我想要的好日子,这是金饭碗,是保险柜,从此一生无忧啊!

忙忙碌碌进货烤鸭收钱的日子过得真快,转眼秋收季节过去了,冬天到了。

客商们像候鸟一样飞走了,热闹得的小镇也像进入了冬眠状态,只有在赶集的日子镇上会多一些人。

小海的烤鸭生意也随着气温冷了下去,从一天卖一百五十多只慢慢降到一天卖三五只,赶集的日子能卖个十几只,每个月赶集的日子有六天。

月净收入从三万多降到了两千多块钱。日子变得松快了很多,但收入仍然超过了他们打工的工资。

发热发晕的头脑随着帐上的数字变化慢慢冷静下来,小海不再感到狂喜,但仍然是满足的。

他终于搞明白,再次的销售高峰期要到明年五六月份,有桃子,李子和早熟苹果下来的时候。

到这个时候,他才能把一年的收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来。

有什么所谓,哪怕一年只做这三个月的生意他也够了。生意最好的一天他赚了三千块钱!三千!那是从前他半年的工资,而现在,只要一天!太不可思议了!

瞅准了日子,他在店门口挂上个牌子,关了几天店门,带上媳妇孩子到海南旅游去了。赚钱的目的是啥?还不是为了享受!

咱也要像城里人那样!小海意气风发地对媳妇说。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坐飞机去海南玩了一个多星期。

那钱花起来就是爽!玩上了瘾,他就常在赶集日第二天出发,玩到下个赶集日之前再回来,在淡季他完全可以只在赶集日开门营业。

每到一处,他最关注的就是饮食行业,特别是小吃类,他想多找些赚钱的这种小项目,投资不多,但回报率出奇的高。

去的地方多了,眼界开阔了,小海的脑洞打开了:去大城市开店!你想嘛,这么一个几千人的小镇销量都那么大,那省城有几百万人啊!那家伙,那销量更得吓死人!

新想法使他异常振奋。

趁旺季还没有到来,他到省城去按照他的标准做了认真考察,一条街一条街地跑,看烤鸭店的情况。

考察结果令他非常满意,大城市的人那么多,烤鸭店居然那么少!

接下来他就忙着租店。

餐饮店集中的地方几乎啥美食都有,各种面食、米饭、糕点、鸡鸭鱼肉海鲜河鲜荤的素的样样俱全,陕菜川菜鲁菜汉族回族维族国内的国外的五花八门,他觉得把店开在这样的地方没有竞争力。

转了半个多月,他看中了一条街,那条街真是高大上,以银行、政府单位、国企为主,整条街上都是有钱人,居然没有做餐饮的,只有两个不起眼的小店。

这里好!小海大喜,这里人多,没有竞争,就选这里!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铺,不知道之前是做啥的,面积比预计的大了一些,无所谓,只要能赚钱。

铺租比小镇上贵了三十几倍!加上五六千块钱的装修费,媳妇发怵了:“这么贵的铺,咱一个月的收入能剩几个钱啊?算了吧。”

“你个女人家懂个屁!”小海信心满满,“你光看铺租,不算算销量!咱又不缺那几个钱。

你看看城里这人多的,根本就没有淡旺季,咱每天都能卖出很多烤鸭!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狼咱套定了!”

膨胀起来的他感觉他就是王者!这个世界是属于他的!他要走出农村,到城市做个响当当的人物!他要做省城烤鸭大王!

鸿伟的装修公司为啥能做那么大啊?不就是因为大城市人多、有钱,所以好赚嘛!

媳妇也觉得自己头脑不如丈夫,啥事都说不出个道道来,就不再说话,他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孩子又送回村里让父母帮忙带,小两口在省城租了住房,一心一意忙新店铺的事。

半个月后,小店装修好了,小海给小店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一绝烤鸭。红通通的底色衬着黄亮亮的四个大字。下面再加四个小字:烤鸭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