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三章 獠牙(1)

他把农村的菜干和豆酱也一并带上,这样既丰富市民的餐桌,万一被抓了也好说。同时也可以赚更多钱。

事情做得太顺利,他渐渐大意了。有一次天还没黑透他就提着袋子去送货,被正准备下班回家的工作人员看到了,拦住了他。

大贵心里并不怎么慌,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平静地打开袋子接受检查,那人发现他的袋子里装了不少鸡蛋和豆角干、豆瓣酱,把大贵盘问了半天,大贵说是帮亲戚家的产妇带点乡下的东西补身体,态度极诚恳地拿出一包豆瓣酱和一把豆角干递给检查员。

检查员没有要他的东西,教育警告了一番就放他走了。大贵急忙背着袋子离开,他有点后怕。上次他就被没收过一篮子鸡蛋,那是刚开始经验不足的时候在交易的时候被抓。

从此他更加小心,无论什么情况也决不改变收货、送货的时间。

他的每一次到来就意味着资金的再一次周转。小村的社员们悄悄地发着小财,不再饿肚子,不再萎靡不振,人们从内而外的焕然一新,劳动热情被激发出来,庄稼的收成也翻了番。

桂花家不再借盐了,还说要还以前借过的盐,邻居们哪肯要?正娃大伯家也吃上了玉米面馒头,不再只吃玉米皮。

二狗也少见虐待孩子了,最小的女儿虽然才六岁,也知道天天跟着两个哥哥去地里挖野菜,晒菜干,好交给大贵叔叔换钱,几个没娘的孩子懂事得让邻居们心疼。

这些生活最困难的村民的货款大贵是先支付的。

因为他,村民们的日子都或多或少有了改善。大家对他十分感激,把他当作家人一样招呼。

新村人的日子似乎在朝着幸福的方向走去。

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如海啸一般席卷了全中国,小村这潭静默的死水也被卷进了这大潮之中。

这场革命把孩子们推向了舞台的正中央、聚光灯下,仿佛他们是世界的主人,他们是宇宙的核心。

听说学生坐火车不用钱,村里几个不安份的中学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蓄满了一腔热情准备跟着激情澎湃的串联队伍干革命去,其中有崇文十四岁的大儿子小强。

具体怎么干还不清楚,出去玩一玩也是很有必要的,只呆在这偏僻的小村,未免有井底之蛙的自卑感。

妈妈淑英却提出反对:“你这么小,懂个啥呀,啥叫串联呀!别到时候家都回不来了,瞎折腾!”

小强的热情被一盆冷水扑灭了一半,他很生气,很委屈:“同学们都去,还有年龄更小的呢!你们不是12岁就出来逃难了吗!

串联是国家的号召,能有啥危险!还免费吃住呢!”他的嘴噘得老高,“和同学们在一起,咋能回不来!”他梗着脖子,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几乎是在喊,眼泪都快溢出来了。

崇文想了想,对淑英说:“没事,让他去吧,出去见见世面,确实没啥危险,现在的社会多干净啊,哪有啥坏人。再说,可以趁这个机会回一趟老家呀。”

小强的愤怒立刻减少了一半,他斜眼看着妈妈,搜寻着,期待着,这次免费旅游的机会多么难得,不让他去他就离家出走!打定了主意,他的怒气又减少了一半。

淑英屈服了。

小强和同学们举着革命的大旗,背着书包,书包里装着语录和几件衣服,排着队唱着革命歌曲,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他们坐上火车先后去了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火车能到哪儿他们就去哪儿。

游了半个中国,遇见了那么多热情的革命小将,小伙伴们心中更有一股爱国热情在激荡。革命的激情在胸中燃烧着,如果不为国家干些大事,那真是辜负了领袖的殷切期望!

我们要去北京见!革命小将们豪情万丈的宣了誓。

但是去了北京才知道主席已经接见过好几批红卫兵了,他们来晚了。晚了也没关系,他们可以去其他地方。

小强想起来去河南老家看一看,听爸妈唠了十来年了。

村里这几个孩子没有什么派别,出去就为蹭火车蹭吃蹭喝,满足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在外面游荡的时间长了,他们累了,厌倦了,开始想家。那就回去吧。

他们回到小村的时候,俨然是镀了金的、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小强身体更结实,脸晒黑了,个子还窜高了一截。

村民们总爱围在一起逗他们聊天。小强和同学眉飞色舞地讲述外面的奇闻趣事,这种激情讲演代替了别的大村子里的各种文艺表演。这群孩子多幸福啊,他们生对了时候!人们打心底里羡慕他们。

这场运动似乎把大人们暂时赶到了幕后,然而幕后并不平静。

池子虽小,水被搅浑之后,一些脏、臭的东西就翻了上来。

首先,大贵的生意得停下来,新村人的日子又恢复了一潭死水的状态。

在谢伯伯做村长和队长的这些年,有人看到了小小的村长也是有一定权力的,这一定的权力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好处。而谢伯伯和崇文也不知道是傻呢,还是缺心眼,这让某些人很迷惑,也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在革命口号的鼓舞下,尤其是看到了革委会里,工人和农民阶级拥有了话语权,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地主是要被打倒的,那么,像谢伯伯和崇文这种曾经是地主家庭的、看起来文质彬彬高他们半头的绅士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权力交给真正的农民阶级?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这点思想的小火花点燃了长期以来某些人的革命热情,他们认为掌握权力的应该是他们这种根红苗正的人。

这股力量蠢蠢欲动,像春天的土壤里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小虫一样,非拱出地面不可。

混乱之中,一些人的恶念被激发了出来。

过去的这些年,村民们享受着谢伯伯和崇文的无私付出,日子似乎过顺了,现在不需要他们奉献了,路走到这一步,谁都知道该怎么往下走,他们完全可以把握机会把这权力拿来为自己好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