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 再一次流浪

小波“唉”地叹了一声坐在炕沿上再也说不出什么来,想念、心疼和难过只是放在心里,呈现在脸上,庄稼汉的嘴像他们长满老茧的手脚一样粗笨。

低头深吸了几口气,小波才开口问:“你咋吃饭的?”

小改的泪又下来了,她指了指旁边的锅灶:“在这个锅里,烧柴禾,你来的正好,再帮忙去劈些柴吧。”

“你自己蒸馍啊?”小波担心地问。

“爹几天给我一次送馍。”小改低着头回答,眼泪一直停不住。

小波走过去揭开锅盖,果然看到锅里有几个馍,是的玉米搀着高粱面的灰黑窝头,还有一小碟咸菜。“你就吃这啊?”小波的心又被刀划了几下,失望,委屈,愤怒,心疼,他再也说不出话来。

小改的泪代替了回答。儿子靠在妈妈怀里,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脖子问:“妈妈,你冷吗?”

小改赶紧擦干了眼泪说:“不冷了,有小宝在,一点儿也不冷了。”得到表扬的小宝感觉自己像个小英雄,可以保护妈妈了。

小波想了一下,看着媳妇说:“明天我回去一趟,把家里的棉被再带两床过来,拉一些面粉过来,咱们三口一起在这里过年。”

小宝立刻欢呼起来,小改慢慢止住了眼泪,没有说话,算是答应了。

小波从家里拉来了玉米面、高粱面和麦子面,玉米面和高粱面是他的,他愿意为媳妇和孩子省下每一分钱。虽然麦子面不那么细白,但比玉米高粱面有营养也好吃多了,再说孕妇哪能老吃粗粮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波一家三口蜷缩在破房子里,小宝的耳朵和手脚长了冻疮,妈妈心疼他,不让他下炕玩,可是四岁的小男孩哪能在炕上一天天地呆着?

年来了。

这两年的春节和往年大不一样,自从分了地,庄稼收成好了很多,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温饱已经不是问题,承包土地或者做小生意的家庭还攒了些钱,这部分农民的日子宽松起来了。

从年三十的上午开始,家家开始往大门上贴对联,红彤彤的对联把街道装扮得喜气洋洋。家家都在做最后的准备,炸成堆的油条,糖糕,麻花,蒸煮成堆的卤肉,扣肉,当然少不了炸鱼,蒸鸡。香喷喷的空气都能挤出油来。

又白又萱软劲道的白面馒头和包子已经堆成了山,枣山是最有气势的,做成花形的面盘上缀满了红红的大枣,一层一层堆上去,做成圆锥形。巧手的媳妇把枣山能堆五层,相当有气势。

至于蒸成用黑豆做眼睛的小鸟形状和各种花样的花馍就看个人喜欢了,这些是做给小孩子们吃的。瓜子,糖,花生,核桃是时候拿出来了,妈妈把这些零食摆在果盘里,等亲戚朋友们来拜年的时候招待客人。

不过,家里的小孩子们早已经偷偷装满了自己的衣服口袋了,吃完又去装,大人偷笑着并不揭穿他们的小把戏,年前赶集采购的时候已经买够了自家孩子吃的了。

饺子也包了几大盘,够全家人四五天吃的。按照风俗,大年初一到初五不能做饭,这几天是狂欢的日子,如果做饭的话,来年会劳累一整年,不吉利。

大年三十这天,三三两两的鞭炮声响了差不多一天,那是等不到大年夜的小孩子们在释放自己的压抑不住的激动,他们在给年预热。

天还没黑,此起彼伏连成片的鞭炮声把寒冷的大年夜炸得沸腾起来,根据鞭炮声时间的长短,大家能判断出,这是五百响的,那是一千响的,还有一万响的,这肯定是最有钱的人家。点响了一大串鞭炮,就开始下饺子了,饺子煮熟先献给神,再祭祖,然后家人才开始吃。

年像是孩子们的年,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节日啊!不光是好吃的堆成了山,新衣服妈妈也给放在枕头旁边了,明天一早就要穿着去拜年收红包啦!

孩子们激动得在烧得热烘烘的炕上跳来跳去,被妈妈按进被窝里也停不下来,乱踢腾着,兴奋得发狂。

年就这样隆隆而来,红火的日子红火的年,年的味道也格外浓郁,大人们也激动起来,盘算着将要走多少家亲戚,看多少老友。

各种美食的香味和鞭炮清脆的响声从窗户的缝隙里钻进来,从屋门的缝隙里钻进来,从屋顶跟着冷风透进来,小宝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一遍遍地叫“妈妈,咱们出去看看,妈妈,我要出去玩!”

小改抱着孩子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小波的心在绞痛。别人家都在热热闹闹过节,自己一家三口冷冷清清地窝在这狗窝一样的破房子里,好像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

为了孩子,再苦日子还得熬啊!不要尊严,不要过节,只要能吃饱肚子,只要孩子能顺利生下来,哪怕孩子生下来自己就死去,也值了。

恐怕这几天狗都在吃白面馍的吧!

看看那个黑乎乎的旧灶上的铁锅里那几个黑乎乎的馒头,小两口只觉得太委屈了儿子,越想越难过,小改几乎要哭出声来,小波也背过身去不停地擦眼泪。他恨老丈人一家狠心,恨自己无能。

正在一家人相对垂泪的时候,老丈人送来了一兜过年的花馍,小宝跳起来欢呼着冲过去接住抱在自己怀里。小波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老丈人没等他说完就走了,说还要忙着祭灶。

等送走了老丈人,小波转身一看,小宝已经手捧着半块白面馍在吃了,他笑道“这个小馋猫终于吃到过年的花馍啦!”小宝只顾吃,顾不得答爸爸的话,这白面馍他盼了好多天啦!

可是等小波看清倒在木板上的一小堆花馍时却傻眼了,那是一堆怎样的花馍啊!可能是喂狗剩下的,半块半块的,几乎没有完整的,黑的,半黑的,白的,颜色丰富。

黑的是高粱面馍,半黑的是麦面掺着高粱面蒸的馍,白的是过年吃的精白面馍,却只有三四块,是谁掰着吃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