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四:5s就是罚款
有的企业在对基层单位5s考核中,不合格者予以罚款,引起员工不满。笔者认为,企业在推进5s管理中,应多采用正向激励法。鼓励员工不断地提出合理化建议,采纳与否都给予反馈,并对好的建议者和好的执行者给予奖励。
误区五:5s就是追求进度
有的企业在推行5s管理中违反了客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有的单位没有对员工进行很好的培训,就按照5s管理的要求,让员工去划线、摄像定位等等。有的员工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现场环境明显改观,但员工却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被动的接受,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其5s管理就成了“空中楼阁”。
误区六:5s就是员工活动
这种认识混淆了全员参与和自发行动的含义,认为全员参与就是让员工自觉参与,其实不然,5s活动是一项全员参与的活动,但是公司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员工发挥。如果一个企业要推行5s活动,就一定要做好长期推行、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也需要持续保持公司领导层自上而下的推动力。
肖总就让李经理主要负责在全厂推行5s,就是做现场管理,而李经理在此之前根本就不了解工厂的实际情况,虽然肖总让他负责监督工厂的管理并负责工厂的质量工作,但是还是在杜厂长的领导下开展,所以他毫无威信和权力可言,换句话说李经理布置的工作他们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完全可以不做,李经理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无力说服他们,虽然有时杜厂长也会出来帮他说说话,这样人家表面上虽然不会反对,实际内心还是老样子。
厂里的管理其实很混乱,各部门各自为政,有事就会相互推搡,而不是想办法解决。绩效考核也很不到位,很多工作做不做和工资没关系,当然也包括5s,尤其是管理层。下面有的部门经理重视一点的情况会稍好一点,但大部分部门经理对此根本也无所谓。
员工整体素质偏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不到10%,本科以上不到4%,别说普通员工了,就是有些主管素质都很差,出现问题不去改正还经常的跟李经理大吵大吼,反映到厂长那里得到的反馈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