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群意识的感知中,勘探工程船划着一个优美的轨迹飞快的离开了启源星的大气层。
接下来勘探工程船并没有环绕启源星以获得弹弓效应,而是直接朝着轨道站的方向直飞而去。
这次的出航本就有着实验的任务,勘探工程船这么全力飞行也是为了检验最高航速!
最后经过测验,在不环绕启源星的情况下,勘探工程船凭借着它本身的动力,最快达到了每秒近五十公里!
这个速度早就超过了启源星系那每秒二十公里的第三宇宙速度!
也就是说,勘探工程船能够凭借自己的动力可以直接离开启源星系这个星系进入星系时代了!
星系时代是继太空时代之后的另一个文明高度,达到了殖民、开发周边行星系的能力。
当然了,这是在航行速度方面勉强达到了这个条件,实际上想要进入星系时代可就没有那么简单。
勘探工程船来到了距离启源星质点足有两百万公里的l1平动点——也就是轨道站所在之地
两百万公里,加上加速和减速的时间,整个过程耗时六万多秒,也就是一千多分钟、十六个多小时!
如此高的速度,完全可以在启源星系之内到处跑了。
所以勘探工程船只是来到轨道站稍作停留,集群意识便让其勘探整个启源星的所有大小天体,包括另外的六大行星!
对于启源星系集群意识是非常熟悉的,虽然刚刚的这艘勘探工程船才算是它第一个准备离开启源星轨道的单位!
启源星系,除了中间的橙矮星和启源星之外,还有六大行星。
其中,启源星位于第二绕行轨道,位于第一绕行轨道的是一个比启源星小一些的、和地球差不多大的熔岩行星。
熔岩行星,就是在星球表面全都是岩浆,大气中充满了硫、碳,远远的看去就是一颗红色的星球。
而启源星的卫星就是一颗同样内心的星体,虽然只是绕行在启源星的轨道上。
值得一提的是,启源星的星环,也就是小行星带,根据推测,在若干年以前也有可能是一颗卫星。
当然了,在若干年后,这些小行星带也有可能重新变成一颗卫星——虽然概率非常的小就是了。
而位于第三行星轨道的是一颗岩质行星,也可称之为贫瘠行星。
那灰白色的表面布满了大小撞击损失坑,这是因为该行星基本上没有大气层。
这颗岩质行星的大小要比启源星小一些、比地球大一些,基本上处于两者之间。
这两颗行星用人类的话来说就是类地行星,类似地球的行星——虽然一点儿都不像就是了。
这两颗行星的轨道上没有卫星,只有一些小行星这类的小天体。
在橙矮星的第四轨道上,没有星球,只有一大群小行星带,其中有四颗大型小行星,基本上都快要达到流体静力平衡。
这个大型的小行星带和启源星的星环虽然在原理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规模就是两个数量级了。
第五轨道上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就是和太阳星内土星、木星一样的星球。
这颗气态巨行星的颜色和土星很像,都是土黄色的,这或许更它们的大气成分比较接近有关。
只是和地球土星不一样的没有了那个大红斑,也没有土星那么多的卫星——这颗气态巨行星只有一颗和太阳系火星一样大的卫星。。
第六轨道上又是一颗岩质行星,这是一颗非常大的岩质行星,比启源星都还要大上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