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姥姥的丧事足足办了七天,这还是近些年的头一份儿,因为村里自来都是办三天的。
多办一日就得多供一日饭,村里这么多人来吃,那可不是一笔小数。
但沈爹坚持要这么办,连陈伯几次提议尽快赶往燕京都被他拒绝。
燕京的是亲爹,却抛下他三十多年不管。
现在他不需要了却又冒出来,他是没办法心无芥蒂的。
小河村的不是亲娘,却也为沈家操心委屈,这些恩情他一辈子都记着。
而且沈爹全程都是按照亲儿子的规矩在办。
这是安哑娘的心,也是借告诉陈伯乃至陈伯的主子。
赵姥姥在他这里就是亲娘,他们相对哑娘说什么,先掂量掂量吧。
他如此态度陈伯也没办法,只能焦躁不安的又等了七天,等赵姥姥一埋下去,立刻再次提出启程出发。
“先不着急,有几个问题我觉得还是问清楚的好。”
“三姑娘,该说的老奴已经都跟大少爷说过了。
当年的事是个误会,老爷不是不要大少爷,而是以为大少爷已经死了,这才耽误了这么些年。
此次能找到大少爷是顺着三皇子身边一位叫胡俊的谋士找来的。
来了后老奴已经多番走访调查,也与大少爷对了当年的一些旧事。
不存在认错一说,所以几位只管放心。
至于为何催着几位即刻进京,一来是想让老爷和大少爷早日父子团聚。
二来,老爷重病垂危,临终前最惦念的就是大少爷,老奴这才急躁了些。
另外,老爷在京中现任礼部郎中一职,乃是四年前刚刚调任京中,是十分清贵的官职。”
礼部?清贵?那就是穷,还没权,懂了。
但再清贵也是京官,没算错这位沈老爷子快六十了吧。
年过半百还能从地方调任燕京,即便是个五品闲职,那也不是说调就调的。
“既然陈伯如此坦诚,那我也就不藏着噎着了。
我要问的问题也简单,第一,我爹是以什么名义进沈府。”
秦氏另嫁,沈大人肯定也另娶,这么几十年过去,定然也是儿女双全,子孙绕膝。
沈爹过去若是嫡子,那现在沈家那些人又是什么?
陈伯为难蹙眉,
“此事中误会颇多,现在府有两位少爷。
大少爷,还是叫开少爷吧,开少爷乃是先夫人大姜夫人所出,自然是嫡出的。
二少爷沈括……”
陈伯这才觉出不太对来。
沈阔?沈括?沈括少爷的名字是老爷起的。
虽然字不同,但府里的老人都知道老爷就是为了思念亡故的大少爷,所以给二儿子取了这个名字。
以前这事儿也没什么,甚至府里人都说老爷发达了也不忘亡故的脏糠之妻和孩子实在是重情。
可现在真正的大少爷还活着,也还用着沈阔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