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和时家一样,底蕴深厚,最早是担任太尉之职,时家的祖上还在霍家手下带过兵。
却不料时家是一代比一代强,霍家截然相反,到了霍云城母亲一代,也是彻底从武转文,当了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比起太尉自然略逊一筹,但也算是朝廷命官,和一般人来说不能比。
只是一年前,朝廷突然有人连上三十一道折子,批的全是礼部的事情。
不是科举有人舞弊、监考官透题了,就是敬神的贡品被克扣,几年前修宗庙的账务对不上了。
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可大可小,甚至有的都是地方上的失误,可三十一件桩桩件件都是她礼部的问题,这就不容小觑了。
女皇立刻下令彻查这些案件,将霍云城的母亲停职查办。
然而就在这时,霍云城的姐姐杀了人,影响极其恶劣,最关键的是,她杀的是曹永佳。
曹永佳是太女的陪读,也是太女太傅的独女,不光和太女亲近,和女皇也很是亲近。霍云城的姐姐此举,一下子将霍家放到了案板上,一时间朝堂上参他们家的,数不胜数。
最后数罪并罚,直接判霍家女子直系三代全部问斩,旁系逐出京城,往后五代不得入京不得为官,男子亲眷则发配边疆,永世不得回京。
由于这件事影响颇大,女皇特意命时晏来督办此事,以表重视。
时晏多么聪明的人?又怎么会看不出霍家事情的疑点所在?
那三十一件案并非同时发生,地域也千差万别,除非有心之人,否则谁能将这案件收集起来状告霍家?
而霍云城的姐姐被抓后,也拒不承认自己杀过人,任凭受了多大的刑,也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杀人。
只是物证齐全,件件指向她,由不得她狡辩,才定了罪罢了。
可证据这种东西,若是时晏想,随时都能伪造一大堆出来。曹永佳到底是不是被霍云城亲姐所杀,还真不一定。
而此事之后,那率先状告霍家的官员,直接乞骸骨还乡,不久便病死了,死无对证,更是不知道她究竟为何要做这件事。
只不过时晏和霍家不对付得紧,也乐得见霍家倒台,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不多说不代表她不会想,之前她就觉得,霍家这件事和王锦屏估计有脱不开的关系。
因为霍家男眷离开京城后不久,就悉数被杀,只剩下留在相国府的霍云城逃过了一劫。
而在这段时间,王锦屏表现得比较怪异,还偷偷在宫外买了些药。这些药材单看没什么不对,合在一起却能配制成毒性极强的毒药。
只是时晏过于自负,认为王锦屏无论如何也是自己的人,于是非但没有起疑,反而还帮她扫了扫尾,叫人发现不了她这些反常的迹象。
小鱼不是时晏,她知道王锦屏有猫腻,因此不能轻举妄动。
从王锦屏要杀死霍家男眷来看,恐怕她有什么秘密被霍家人掌握在手中了,多半和霍家的这起案子有关系。
若不是王锦屏知道时晏讨厌霍家,知道时晏信极了她,恐怕将霍云城放在相国府,她也不会安心。
因此,若小鱼对霍云城的态度发生丝毫变化,都有可能让王锦屏起疑心,而后动杀心。
小鱼现在身子还弱,更没有掌握王锦屏的证据,也不知道王锦屏身后还有什么人,只能不动声色,先稳住她们,再做打算。
因此,在她做好万全准备之前,还不能明目张胆地对霍云城好,否则,只会让自己和霍云城身陷险境之中。
“照这么说,霍云城手里很有可能藏有关于王锦屏的证据。”龙一一沉思着说,“那他为什么还不拿出来翻案?”
小鱼摇头:“以他的性格,要是能拿出来,绝不会等到现在。因此只有两种可能,一,证据根本不在他手中;二,他还没能发现证据。”
“第一点我明白,第二点是什么意思?”龙一一困惑不解。
小鱼叹口气:“如果霍家真的有确切的证据,为什么不在受审的时候拿出来,非要藏起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她们也没能找到确切的证据,留下来的,只是一个线索。”
“她们没有时间顺着线索去查了,就把线索留了下来,给霍家其他人去查。”
“如果线索真的在霍云城手里,这半年来他根本没有办法走出相国府一步,自身难保,肯定无法追查。所以恐怕他还没能发现证据。”
龙一一听了也不免叹息:“霍云城是真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