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李潼望着漫天大雪不由念出这句,然后在王婉散发着无数星星的目光中喊了一嗓:“洗手吃饭!”
太煞风景,不但王婉,连服侍的丫鬟也是这么想的,还以为殿下是李太白复生,结果是屠夫转世。
“怎地没下句,好端端的硬给毁了,妾身还想写出来装裱呢!”王婉嘟着嘴问。
“早忘没了,成天那么多事,哪还记得住这些!”李潼心虚地说。
大唐盛世造就了大唐文风,这年头会写诗的就有官做,连会背诗的妓女都比别人要价高。
王婉世家出身,本就好这口,现在听完句有头没尾的好文,顿时像吃了二斤肥膘般难受,非要李潼弄出一篇过过瘾才成。
“行行行,背出来就赶紧吃饭,一会我还得去工地呢。”李潼被缠的没办法,胡乱背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不算,柳子厚都死几十年了,拿人家的诗出来,你也怪好意思?”王婉用力掐着李潼的肋肉。
“停这不是背错了么,换一首,换一首,听着啊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咋样,这首总成了吧?”李潼得意地问。
王婉没回答,拿着毛笔在纸上快速写完,顺便还让李潼给改改错别字,然后叹着气说:“可算是见识了皇家的脸皮,厚都比别人厚一截,盗诗也盗得理直气壮。要不是妾身念过几年书,还真叫您蒙混过去,这写诗的老将军怪有才的,不会在左金吾卫军中吧?带妾身过去见见,往后有孕了也好给儿子找个好教授!”
不讲理的就是这种,人家陆游忧国忧民,大半夜睡觉都梦到军队,居然想给拖回来做小学老师,这女人没救了。
“死七百多年了,就留下这一首,还是本王从藏书里找着的,你想要见,得先拿菜刀抹脖子才成!”
王婉掐的更用力了:“就知道骗妾身,府里哪有藏书,嫁你前就知道你是个不学无术的,连《论语》都背不出的人,哪还会看书?这诗指不定是杀了哪个将军,从人府上抄来的。”
夫妻间这种玩笑可以促进感情,李潼也不生气,抱着王婉就走进正堂,放到饭桌旁时,脸红得都见不了人,要不是李潼扶着,能直接钻桌下边去。
“夫君,听闻河东缺人手,妾身在族里搜罗了十几个不成才的,您有空就去!”王婉低着头,说话声如同蚊吟。
河东缺人吗?回答是缺,非常缺,尤其是亲民官。
窦瀚和常度已经开始通宵加班,可需要处理的公文丝毫没有减少,反而以一天两车的速度在增加。
河东一带识文断字的基本都与王家有关,任凭窦瀚如何邀请,人家就是不出仕,有了王婉这嫡系出面,原本打算隐居避世的读书人开始纷纷露面,这给了李潼一个惊喜。
“吃过饭就去,告诉他们,想做官就拿出点本事来,想凭关系幸进就趁早滚蛋,河东可不养闲人!”
王婉小猫一般趴桌上,偷眼瞧瞧李潼,这才大声道:“没本事的也不会举荐给你,把妾身当啥人了!”
李潼大喜,抱着婆姨就亲一口,然后王婉就跟死人一般躺地上不肯起来。
河东节度使府大堂,李潼将过来的文人聚到一起,让窦瀚和常度出题考较,自己则低头喝茶看热闹。
来的文人全挤在窦瀚旁边拍马屁,希望老头一会出题简单些,莫要让误了自己的才华。
偏偏有个文人不合群,径直走到李潼旁边,低头打量起来。
“聋了,没听出题的是窦公么,你过来我这作甚?”李潼最烦这些耍小聪明的。
“您可是中山王殿下?”文人小声询问。
李潼有些警觉,王婉可是用晋阳王氏的名义邀请这些人的,压根没透露自己的身份,即便知道王婉嫁给皇室,那些知情的也不敢搭理自己,毕竟自己讨厌幸进的话已经放了出去,除非脑袋有包,否则这个时候凑上来就是找死。
“滚一边去,少在那攀关系!”李潼抬头骂道。
“真是您,殿下!小人敬翔,曾在庆欢楼见过,当时郭恒将军也在!”文人惊喜地道。
郭恒,庆欢楼?李潼想起来了,这家伙为给婆姨赎身,还欠了自己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