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看着吐蕃大军的营地排布,这完全就是门户大开。
薛绍做出攻上这片高地的决定时,他并没有完全的把握,万一噶尔钦陵在营地内留有伏兵?万一军营里排布了大量的拒鹿角等防御工事?
如果吐蕃军队营地有严密的防备的话,安西军就得面临前方受阻,后方被围剿的困境。
好在,吐蕃军队的营地一片洞开。
薛绍立即下令:传令全军!突入敌军营地,用白磷弹放火!
薛绍身边的众亲卫听闻大都护的这个决断,他们士气大振,喝道:得令!
王海宾很快听见薛绍的号令,此时已经是入夜时分,这个时辰的高原上夜风凛冽,王海宾看着这干燥的天气,再看看这猛烈席卷大地的风。
他立时明白大都护的意图,他喝道:全军对我来!射击放火!
说罢,王海宾率先冲向吐蕃人的营地,他掏出弩箭和箭发式白磷弹,将弓箭上弦之后,将箭发式白磷弹射出两百米开外,众先锋将士跟随王海宾,将箭发式白磷弹射出最远距离。
只见白磷弹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流火,落在吐蕃大军的营地内,爆燃出火光。
大剂量的白磷弹爆炸开来之后,溅射出广阔的覆盖面积,弹药中含有的白磷沾在吐蕃大军军营中的营帐、粮草、木头上,在这风干物燥的高原气候之下,这些器物普遍都十分干燥,它们沾上白磷立即燃烧起来,随着白磷自身自燃之下烧起猛烈的火势,这些干燥的器物更是如干柴遇烈火一般燃烧起来。
随即,安西军全军冲向吐蕃人的营地,他们用箭发式白磷弹、手抛式白磷弹大肆放火。
随着一波白磷弹的射出,整个吐蕃军营基本被白磷弹覆盖,随即,大火在凛冽的风势之下越发凶猛地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连成一片。
王海宾率领安西军放完火,他带领大军绕过吐蕃军营,到了军营东面。
此时,吐蕃大军正在高地军营的西面冲上高地,他们作为步军,要上高地更加费气力,前进的进度被拖慢。
待吐蕃大军上了高地,他们看到的是熊熊燃烧的火势。
众吐蕃将士都惊住了,只见他们驻扎六万大军的广阔营地已经被火焰覆盖,而且在烈风的吹袭之下,火势正在越烧越猛烈。
看见这个场面,原本已经深陷愤怒、冲动的情绪之中的吐蕃大军更加耐受不住,众吐蕃将士的反应各异,他们冲向营地,有的继续冲向安西军,试图追击报复,有的则冲向营地试图救火。
噶尔钦陵登上高地,看见大军营地陷入火海的场面,他也是惊诧得呆愣片刻。
这场面称得上是一种羞辱。
噶尔钦陵生平从未遭受过这样的羞辱。
随着营地被烧,吐蕃大军众多兵士的动作越发的激烈,对于这些军人来说,他们的军营里有他们大半幅的家产。
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吐蕃人能够拥有的私人财产更是非常有限,这些军人的四人财产往往就是他们行军打仗的家伙,再加上一些辎重细软,基本都被他们随身带着,留在军营里了。
方才吐蕃大军号召出击迎战唐人,召唤得着急,这些吐蕃将士更是将本应带走的东西留在营地内了。
安西军这一把大火是把吐蕃大军的家底给烧了。
此时随着夜幕渐深,风吹得极为凛冽,如果人走在逆风的方向,那大风能把人吹得倒退,而且这风还是从西往东吹着,吐蕃大军营地的火势因此如火上浇油般越来越猛烈。
吐蕃大军无论是追击唐人,还是去营地救火,都必然遭到大火的袭击,因此在大火的沸腾之下,吐蕃大军混乱中更发生大量的伤亡。
噶尔钦陵在见到营地着火的第一时间就下令道:追击敌军!莫管火势!
噶尔钦陵将这个指令下了三次,但是他的指令眼下对于整支大军的进退已经难以提到号令作用。
只见除了噶尔钦陵的数千近卫和亲兵之外的吐蕃大军已经不管噶尔钦陵的指令,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看着所有人都已经没有遵守帅令,整支大军都已是各行其是,他们作为个人自然也没必要遵守命令。
局面已经失控。
噶尔钦陵看着自家乱成一锅粥的军队,他已经没有时间愤怒或者沮丧。
没有其他办法了。
噶尔钦陵看着已经撤向吐蕃营地东边的安西军。
这支唐军必定也已经战至精疲力竭,这般攀上高地,放火攻击,就算是天兵天将也耐不住如此高强度的行军作战。
他噶尔钦陵还有机会。
噶尔钦陵的眼中再度射出锐光,喝道:全军随本将来,攻杀敌军!
噶尔钦陵的众近卫和亲兵听见主帅的号令,立即发出啸傲的呼喝,大军迅速地整理阵型,朝东面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