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8章 烧毁吐蕃大军营地

噶尔钦陵策马而行,他习惯性地擦了擦他的长剑,这将是他真正的背水一战了。

他号令的所谓全军其实只是他的近卫和亲卫,加上一些仍然愿意跟随他的嫡系,军队的其他部分已经完全是各行其是。

噶尔钦陵眼下调得动的队伍人数在五千左右,这部分的队伍身为噶尔钦陵的嫡系,他们士气依然高昂,他们眼下也是满腔怒火无处宣泄,他们渴求与唐军决一死战的机会。

所以噶尔钦陵眼下的姿态是抛下了大军,率领自己的嫡系主力出击,与安西军决战。

噶尔钦陵的这支嫡系近卫、亲兵都还是生力军,他们其中半数的人在这一战中连弓都还没拉开过,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完整,编制完整,他们保有对安西军的一战之力。

再考虑到安西军的体力消耗,还有白磷弹为主的武备的消耗,噶尔钦陵率嫡系亲自出战,他仍然是有相当的信心的。

噶尔钦陵率领嫡系大军朝东面直扑而去,大军绕过滚滚燃烧的营地,一路疾进。

此时的安西军游弋在吐蕃大军营地的东面,到东面继续前行是一片缓坡,再往下而去是一片黑暗的树林。

王海宾正准备率领军队东下,但是他有些犹豫,因为他并不熟悉地形,在这个时代判断和选择作战地形对于将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个时代的情报远不如后世丰富,很多战争地形的判断只能靠将领在现场发挥判断能力。

王海宾并不知道眼前的这片地形的深浅,而且此时已经入夜,往东边望下去只能看见一片黑暗,只能知道下面很可能是一片树林,如果那片树林林深而密集,对安西军不利呢?

如果游弋下去,安西军会被困在树林之中呢?

王海宾不禁看向中军。

身在中军的薛绍此时也在做这个选择题。

安西军攻上这片高地,烧了吐蕃大军的营地,到此时已经是走到极致的境地。

在这一战,安西军的体力、精神力、经验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大军已经绷到了最后的时刻。

薛绍看着下方,按照他对地形的判断,下面是一片密林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是让安西军冒险继续东下?继续游弋?

还是

薛绍看向后方,只见吐蕃大军的军营已经被大火吞没,吐蕃大军一片混乱,那些吐蕃军人一面救火,一面发出鬼哭狼嚎的声响。

同时,薛绍也看到有一些吐蕃军队以乱军的状态朝安西军冲来。

这是一个乱局。

在这个乱局之中的抉择会决定安西军的命运。

薛绍思量片刻,他觉得还是向东面奔下高地,继续游弋寻找战机,这应该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薛绍没有太多时间考量,他必须做出决断,在这瞬息万变的环境之中,迟疑就会陷入被动。

薛绍向身边的亲卫说道:传令,继续游弋

薛绍话音未落,他顿住了,因为他回头看到在一支颇具规模军队正绕过吐蕃大军的营地,直朝他们冲来。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连那朦胧的暮色都已经消失,整片战场都笼罩在黑暗之中。

薛绍之所以能够看清那是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冲向他们,是因为此时吐蕃营地的大火已经连成大片,猛烈的火势照亮了周围,借着火势发出的火光,薛绍看到这只军队规模颇大,而且阵型严整,看来是一支组织严密的精锐。

薛绍知道此时的吐蕃大军已经陷入混乱,而这支军队保持着阵型和士气,这支军队只能有一个来头,那是噶尔钦陵的亲卫军队。

噶尔钦陵亲自领兵来攻了!

薛绍做出判断。

他再看一眼东边下方黑暗中的树林,他果断对亲卫说道:慢着!传令!全军随本大都护游弋!出击伏击敌军!

亲卫喝道:得令!

薛绍补了一句:听明白了!是伏击!隐秘行事!令王将军率领先锋伺机冲击敌军!

众亲卫赶忙前去传令。

薛绍转头就策马驰去。

安西军迅速得到薛绍的军令,众将士都听明白是伏击,须隐秘行事,于是众将士压着行动的声响,跟随大都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