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从伍半生戎马,从未想过,到了这个岁数,便有了隐退朝堂的打算,尤其是顾烈和顾荃接连出事,他一把年纪了,受不了丧子之痛。
天将明,天还是灰蒙蒙的,站在门口,看着顾烈翻身上马,不由叹了声。
“记住,你还有家人在等你。”
“知道了,很快回来,到时候全家一起过中秋。”顾烈在马背上回头,朝台阶上站着的几人笑了下:“沅姨,家里拜托你了。”
苏沅南抱着怀里昏昏欲睡的顾幼妤,点了点头。
一大早,顾幼妤知道顾烈要外出办事,从昨晚上就吵着一定要叫醒她给顾烈送行,真到了顾烈要走,又困得眼睛不开。
大部队已经在城外候着,顾烈不敢耽误时间,向顾从伍认真点了下头,打马离开。
丁十紧跟在后面,不到一炷香,便赶到了城外,和大部队会合。
工部和户部的人,顾烈少有打交道,倒是这回兵部派去的人,顾烈有几分印象。
当初赵长亭升为兵部尚书后,兵部侍郎一职空缺,赵长亭亲自推荐了从前同窗卢时生,楚昭炎和他对此到并无什么意见。
卢时生不论从哪方面都很合适,而且和赵长亭虽是同窗,但多年未曾有往来。
如今举荐,个中缘由,也无人想去探究。
不过,据他所知,卢时生就是凤阳人,当年科考时,也曾一甲进士,后来为什么被埋没,怕也和性子有关。
“顾大人,我们现在出发?”
“都已经清点过了?没问题立即出发,这路上,除非必要,全速赶路。”顾烈拧眉,看了看天色,不由担心起来。
恰逢五月到六月雨季,地动之后,要是再来一场连日大雨,后面要收拾的就不止安置难民,还要防止疫情发生。
压下心头最坏的打算,顾烈估算着到达安阳县的日子。
照现在的速度,最快两天,最慢三天也能到。
卢时生已经让人吹响出发号角,回过头来正欲跟顾烈商量接下来的事,就见顾烈紧皱着眉头,改口道:“大人在担心什么?”
“两天内能到吗?”
“如果昼夜行军,或许可以。”
昼夜行军的话,大家到了那里必定都很疲惫,但这样是最快能到达安阳县的办法,顾烈深思熟虑后才开口。
“今晚丑时休息一个时辰,寅时出发。”
“明白。”
一路往安阳县上,沿途城镇、村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顾烈不得不从赤炎卫里调出几人留下,一是监督当地官府,二是有什么情况可以随时传信京城。
越临近安阳县,受灾情况越严重,房屋倒塌之外,不少道路和山体塌陷,行军速度也变得慢了起来。
“前面什么情况?”
“大人,前面的路塌了,车过不去,只能靠马和人把东西搬过去,有的地段,马可能也不一定能走,咱们是——”
“留下一小队人等着凤阳城官府来接应,其余人牵着马,搬东西跟我走,东西尽量让马驼,大件的,不是必须的都留在这里,等路清理出来再用车搬进去。”
顾烈如今实在看不出一年前那个风流名声传遍西京的样子,灰头土脸不说,身上的衣服还是两天前出发穿的。
从马上跃下,牵着马走到一旁,开始把东西往马背上搬。
卢时生楞了一下,紧跟着行动,其余人见顾烈动手,自然不敢怠慢,立即按照安排行动,有条不紊地整理东西。
“卢侍郎,你那边怎么样?”
“收拾得差不多,大人,咱们可以出发了,从这里去,快的话,再有一个时辰就能到安阳县,不过,安阳县情况不明,还有落石,大家还是小心为上。”
“恩。”
顾烈见众人已经准备好,牵着马打头阵,走在前面。
丁十跟在旁边,忍不住打量起面前的顾烈。
被调到顾烈身边做近卫已经有一段日子,但丁十一直觉得,顾烈能走到今日很大一部分是靠运气,或者说,有楚昭炎在背后做靠山,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去查那些人。
换作朝上任何一个大臣,都不可能在没有楚昭炎的授意下,嫌弃那么多的风浪。
这两日才真正意识到,顾烈能让楚昭炎甘愿给他做靠山的原因。
“大人,待会儿不论发生什么,安全为主。”
“你怎么跟他一样?不过大家还是小心,尽量不太动作太大,声音放轻,地动之后,可能每块石头都换了位置,这个地方,要是碎石掉下来,能致命。”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