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白早就看穿他了,直言不讳地问:你想留下她,对吗?
周易不敢承认,但他的无言就等于是承认。并且,他已经做好了被老婆骂一顿的思想准备。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董白却说: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你既为我父,我理当顺从。但冯夫人毕竟是袁术的夫人,你今日夺人妻,恐日后为人所夺妻。我必须要提醒你。
周易不知道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还是董白犯病了。在困惑了许久后,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一切都亏了自己兴办公共教育啊!
没想到,过去他最讨厌孔老二了,现在竟然借助儒家思想,把西北母狼一般的夫人驯服了。
难怪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下面的人信了儒家,都变得老实本分了。
想到这里,周易反倒愈加喜欢起儒家来,毕竟作为一方诸侯,也算是小小的统治者了,怎么可能不希望自己的韭菜更多一些呢?
只是董白在听信儒学的同时,仍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主见,涉及冯夫人的内容,是她出于对家庭负责任态度的善意提醒。
周易冷静思考后,觉得应当采纳夫人的意见。
为避免牛头人败人品,将来被牛头人,最好还是把冯夫人送回去。
正好眼下和宗主袁绍的关系恶化,同时得罪二袁这种史诗级成就他可不想拿,如果有可能的话,借此机会和袁术恢复和平,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凡是涉及到外交层面的行为,很多地方都需要注意。
首先,你释放的人质是对方老大的女人,就不能随随便便派几个小兵甲、小兵乙应付过去,负责护送的人级别一定要够。
其次,派的人要会来事,别见了人家老大,三句话没说完就上火,掏刀子干起来,那样可不行;同样见了人腿发软,叫人笑话也不可以,一定得有不卑不亢的气质。
最后,必须是信得过的人,就跟第一条一样,万一你含糊其事,半路上小兵甲、小兵乙见色起意,把冯夫人给强了,那不用等袁绍跟你翻脸了,袁术当场就点兵十几万开过来,让你再打一次洛阳保卫战爽爽。
综上考虑,周易心中有了人选。
那就是郑葵。
郑葵是女人,第一不用担心路上发生见色起意的事,就算她真的男女通吃,也没那个功能,顶多是磨磨,又不会怀孕;第二,够级别,作为周军元老、大姐头的角色,由她负责护送,可以显示己方和解的诚意;第三,山贼头子,能拉队伍的人还不会来事吗?
就是她了!
如果硬要挑缺点的话,可能就是郑葵的脾气火爆了点,不卑能够做到,不亢就不一定了。
所以保险起见,还需要给她派一个副手,在她有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的时候进行提醒。
派谁好呢?
周易发觉,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似乎有点不够用。
能征善战的猛男、二五仔倒是不少,适合交涉谈判的外事型奇缺。
二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容不得犹豫,周易即刻决定,发布求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