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显三月初七,太子兵临城下,高举清字大旗。
弘显将士们!紫色红琮马上,太子厉声威武,皇后勾结外戚挟持陛下,企图临朝称制,以乱国政!楚仪受命储君,自有护国之职!今兵临城下入宫救驾,你们若不速开城门,一律以反贼论处,夷灭九族!
话音刚落,城楼上血光四溅,传来阵阵惨呼。不多时,城门大大敞开,一名城将领匆匆而出,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抱拳朗声道:乱臣贼子天下皆诛!守城官首级在此,末将不愿与逆贼为伍,以此明志!
太子眼眸轻闪,嘴角扬起一抹不可察觉的笑意:深明大义才是我朝忠臣良将,等本太子入宫救驾定为你加官封赏!
那人目露喜色,跪地叩头,还未等将头抬起。他便已是人首分离,斜斜垂倒,那笑意还停留在脸上,眼前马蹄轻过半步不留。
官道上是冷冷清清,城中百姓在这短短几日内已是深居不出,如避难般躲在了自己家中。大队人马就这么招摇过市,太子骑在马上,嘴角高高扬起,趾高气昂已是目空一切。
这小子当真心狠手辣,安排细作在守城官身边,佯装副官灭主投诚,骗其大开城门后又杀人灭口,断了自己所有的后患。罗剑云深深隐匿在幽巷深处,目光似是要着火了。
太子的兵马比他想象的要多,这入城的就将近一万来人,这后续兵马指不定还有多少。他心下一横,握紧了手中重弓,擒贼先擒王,杀了太子再说!
他提弓而起,一双大手是将他拦下,在他肩井穴上一点,半边肩膀都是酥麻无比。他目光一瞪,回身便是要打,却听一个熟悉的嗓音在耳畔响起。
别冲动。那人神色凛然,双眸还是那么深邃如冰。
阿祯!罗剑云抑制不住的惊呼而出,太好了!你没事!他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兄弟,心里是欢跃无比。
楚祯示意噤声,将他带到了一个隐秘之处:罗将军呢?
别提了。罗剑云挥了挥手,双眉紧蹙如山。没了练兵权,他们罗家将军府就是纸老虎,太子去的方向通往皇宫,根本已不把将军府放在眼里。
楚祯叹息亦是愁眉紧锁,他料到太子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入京都,却没想到清的不是他而是皇后。原来在太子眼中,他已不配做对手了,皇后才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太子登基,皇后便是皇太后,这次谋反之事也是他们共同谋算,留着她就等于留着一个心腹大患。太子为人多疑而又阴狠,做事向来不留余地,若封了皇太后并留在后宫,就等于是将一把刀留在他的后背。
忽然,鼓声大噪如惊雷,响彻天空阵阵回荡。
是宫里发出来的!楚祯回神,隐隐听到了兵戈盔甲的响动。太子这举兵而来,或许是跟皇后的计划有所出入,她是有所察觉便举兵反抗了。
封地军对皇城军,没想到这等千古难遇的是还让我撞见了。罗剑云露出一丝苦笑,还以为死到临头,没想到竟还等坐山观虎斗。
禁卫军如潮水般涌出宫门口,前排弓兵,后排盾军,再之后便是威风凛凛的铁甲骑兵。为首一人虎背熊腰,背负大刀立于马上,赫然就是王临。
除了他之外,还有许多御林军统领策马而出。
王将军,许久不见没想到你竟做了乱臣贼子。快快束手就擒,看在你护卫过父皇的份上,本太子可留你个全尸!太子双手环胸,身子微微向后仰着,扫了一眼其余御林军统领。
皇后仅凭着王临,还不足以控制所有禁卫军,所以还有部分禁军头领保卫着皇城,对眼前太子虎视眈眈。
太子轻蔑一笑,举起手中一份明黄色镶边的奏章:本太子临走前父皇曾下了一道秘旨,若皇后伺机造反便让我带兵入宫救驾,其余将领必须让道!
诸位禁军头领皆是一怔,小卒将那奏章取过给他们过目。确实是弘显帝的亲笔自己,身为只奉皇命的将领他们对此再熟悉不过,当下也是犹豫起来。
王临目光一瞪,怒道:从未听闻陛下有下过什么秘旨,身为储君假传圣旨,欺君罔上,罪该万死!说吧,抬手便是放出一记冷箭,迅速凌厉。那箭尖直飞向太子门面,正是眉心的位置!若穿刺而过,当即毙命!
太子冷冷一笑,眉头动也不动。只听当的一声,箭头在距离他身前一尺的位置垂垂落地,在那箭身上还穿着一支更加细小的箭,稳稳从中穿过,不差分毫。
罗剑云惊得一身冷汗,若刚刚他放箭,不但伤不着太子分毫,还会暴露自己所在的位置。在骑兵围堵拦截之下,他是绝对逃不掉的。阿祯这一出手,是将他从阎王那捞回来了。
王将军,你若这般执迷不悟,那别怪我无情了!太子高举起手,剑指比向王临的眉心,外戚王临,与妖后为伍祸国殃民,谁得其首级,赏金万两!
话音刚落,一队人马从侧面杀出,如洪水般将王临那部署的弓兵骑兵通通冲垮。精兵刀光肆起,他们就像一群嗜血的狼冲入了羊圈里,杀得禁军丢盔弃甲。
禁军统领们策马回宫逃窜而去,避开这浩劫,大将风范在死面前是荡然无存。
不要慌!王临怒吼道,但他的眼神已是乱。他万万没想到,竟半路涌出这么一支骑兵,将他杀了个措手不及。刀光一闪,就在这么呼吸之间,他的脑袋便已落了地。
末将柳凡,为太子擒贼!柳凡下马抱拳,志得意满抬头。他们四目相对,其中意味已是不言而喻,二人笑得阴鸷。
柳参将弃暗投明,待救出圣驾便给你立一等军功!太子玩笑开口,目光贪狼,狞笑如野兽。他这一行如同玩闹,但却是大摇大摆的入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