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整个山西全境都动员了起来。
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快,中国共产党放下嫌隙,不计前嫌,提出全民抗战全员抗战的口号。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八路军第115师、120师、129师,分批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山西成为八路军总部和三大主力师的所在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指挥华北乃至全国抗战的“神经中枢”,成为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前沿阵地。
也给山西军民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
与此同时,汪寒的整编整训工作在阎锡山的大力支持下,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此时山西境内的晋绥军有五个军十一师再加上两个骑兵师和十个炮兵团。
这五个军是有着五虎将之称的五个晋军民将。
第19军,军长王靖国
第33军,军长孙楚;
第34军,军长杨澄源
第35军,军长傅作义
第61军,军长陈长捷;
晋绥军名将荟萃,先后有十三太保,五虎将之传说。
晋绥军是阎锡山集团全体将士的称呼,阎锡山能独霸山西数十年,离不开晋绥军的守土之功,所以晋绥军中自然也有不少能人。
但要论顶级名将,恐怕只有两个人能对得起这个称呼,一个人名叫徐永昌,另一个人名叫商震。
徐永昌不仅能打仗,还会治军,所以深得阎锡山的器重。在中原大战爆发时,时任晋绥军第三军军长的徐永昌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否则阎锡山会输得更惨。
更难得的是,徐永昌还很忠心,在中原大战之后,阎锡山被迫下野,大家推举徐永昌主持大局,于是徐永昌就成了晋军的一把手。但徐永昌却没有想过就此取代阎锡山,而是为阎锡山东山再起四处奔走。
九一八事变之后,徐永昌认为时机已到,就开始疏通关系,让蒋介石放弃对阎锡山的通缉,很快阎锡山就重新上台,重掌晋绥军大权。
此事让蒋介石看出了徐永昌的能力,就把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担任军令部部长,当时徐永昌和白崇禧、何应钦、陈诚并称为统帅部四巨头。
商震字启予,祖籍浙江绍兴。在河北保定出生,先后入保定陆军建成学堂、东北讲武堂、天津讲武堂。
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山东第二混成旅旅长,陆军部高等顾问。1914年在陕西陆建章部下任团长,同年投阎锡山。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晋军前敌总指挥、山西省政府主席。
期间深受阎锡山的重用。历任第一混成旅旅长,第一军军长等要职。商震所部第一混成旅,是阎锡山四分之一的家当。
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阎锡山易帜,商震被任命为第一军军长。亦是阎锡山的老家底。北伐成功后,商震被任命为河北省主席,由统兵将领变成了方面政务大员。
这时商震开始有了想法。
商震早年走向社会,经过百般历练,文韬武略不落人后。不得已而投靠阎锡山后,所以十年如一日,鞍前马后奔走效力,只为没齿难忘的知遇之恩。
然而就他本性来说,事事人别人控制又心有不甘,寻找机会谋求独立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他的河北省主席实质上是阎锡山在各集团的政治争斗中分得的一杯羹,也就是说仍然属于阎锡山的势力范围,对于他的独立企图阎锡山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就在商震陶醉于摆脱阎锡山羁绊的美好前景之中的时候,1929年8月10日,一纸“调令”把他由河北省主席变成了山西省主席。
调商震改任山西省主席是阎锡山使出的一个撒手锏,不动声色地把商震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使商震过去一个时期的努力完全化为泡影。
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成为阎商关系的转折点,最终导致了商震的离山西而去。
当然走了这两人,阎锡山手下还是人才济济。
有着五虎将之称的杨爱源孙楚王靖国傅将军陈长捷等名将之称着晋绥军。这里面大名鼎鼎的傅将军只排第五,排名第一的就是杨爱源。阎锡山真正的爱将和心腹。
虎将一“杨爱源”,他被称为阎锡山军事集团中二把手,因为徐永昌,商震都被调入南京工作,虽然在晋绥军中,杨爱源不能和徐,商两人比较,但他对阎锡山十分忠心,算是嫡系中的嫡系。
而且先后担任过商震,徐永昌的副手,出色的军事能力得到两人的赞赏,后担任晋绥军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等职务。
虎将二“孙楚”晋绥军上将军衔,不过这个上将是阎锡山自己给他封的,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可,可见,阎锡山对他多么器重。
这样一来孙楚对阎锡山更为忠心,当红军到达陕北后,他也是第一个与红军交手的晋绥军将领。
除此之外,孙楚对晋绥军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如他编写的《步兵操典》、《防御工程》等军事教材,都成为晋军正规化教育的蓝本。
虎将三“王靖国”他是晋军阎锡山嫡系,为阎锡山镇守包头长达十年,人称绥西王,同时也是阎锡山最倚重的将领,因为对阎锡山十分忠心。
在阎离开山西后,他成为晋军中最高军事者,帮助阎锡山守太原,愚忠之余,可惜可叹。
虎将四“赵承绶”,晋绥军中的骑兵司令,以骁勇善战而闻名,跟着阎锡山历经北伐之战,中原大战,屡立战功,深受阎锡山的器重。
像在抗战爆发后,他担任第七集团军司令,与傅作义一起指挥百灵庙之战,绥远抗战并击退日军,当天赵承绶心情很好,还赋诗一首征未遂男儿愿,班师犹恨日本奴”,以明坚决抗日之志。只不过到了解放战争中,他在晋中战役败给幼年好友徐帅。
虎将五“傅将军”,他可以说是晋绥军将领中,混得比较好的一位,割据华北,成为一代华北王,他起家是晋绥军,这个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