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从礼虽是蕃将,也颇有智谋。在山上居高临下,俯视战局。瞅见叶护太子似乎冲的过头,身边兵马被冲散了。
又挥动令旗指挥叛军骑兵,试图将叶护太子也包围起来。
郭子仪同样时刻关注战局发展,当得知元载和叶护太子深陷敌阵,笑道:“如此甚好,我军可获全胜。”命左右两翼骑兵从叛军两侧突击,夹击叛军,来个反包围。
仆固怀恩和浑释之得了将令,立刻出发。
当下马蹄声骤起,伴随着骑兵的拍马声,迎着纷飞的雪花朝着叛军猛攻。
阿史那从礼见唐军兵马齐出,下令道:“务必最快歼灭突前的元载所部人马,再率军回击。”
唐军没了前锋,还怎么反包围。
此刻深处阵中的元载,觉察到自己的困境。远远望见阿史那从礼的大旗,于是喝令手下兵马:“我们拧成一股绳,直插敌人心脏。”
成功集结骑兵,朝着阿史那从礼发起决死冲锋。
阿史那从礼望见元载的旗号朝他移动,立刻命手下弓弩手射元载。
一支支羽箭划破天际,像暴雨一样倾泻而下。
元载瞅见,直接斩将夺旗,手拿叛军将领的旗帜,挥舞着将射来的箭全数挡了下来。箭把旗子射成了刺猬。
又有蕃将上前来欲杀元载,被元载连人带兵器拉了过来,夹在腋下。
有蕃将自认为有机可乘,持兵器前来。冷不防元载一声大喝,吓得蕃将的坐骑受到巨大惊吓,将蕃将扔下马来摔死。
元载扔掉腋下已死多时的蕃将,再次手持马槊左突右冲。
叶护太子率军集中兵力随元载一起冲,对叛军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左右翼唐军,对叛军几乎形成包围之势。
回纥骑兵见自家太子深陷敌阵,更是奋不顾身。
阿史那从礼望见,无奈道:“唐军甚是骁勇,我等不可力敌。不如撤退,日后再做计较。”率军撤退。
郭子仪挥动令旗,全军突击,此战斩杀三万余人,俘获一万人。
河曲之地,都被郭子仪平定。
大战结束,元载到郭子仪所在的中军大帐请罪。
元载请罪道:“末将不慎在战场上陷入敌人包围,若非叶护太子相救,则必会被叛军所杀,造成军队混乱。末将前来领罪。”
郭子仪扶起元载,笑道:“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将军不必在意。若非将军奋力死战,诱敌军为了围将军乱了阵脚,也不会被我等轻松击溃。”
这话里,有一小半是恭维之词。
元载听得出来,但是不好再坚持请罪。道:“谢大帅不杀之恩。”
郭子仪随即命收拢兵马,回灵武城。
元载出了大帐,见到叶护太子谢道:“多谢战场上叶护太子多加维护,否则难以生还。”
叶护太子笑道:“区区小事,何足言谢。将军是小王的妹夫,自然是照顾。”
元载再次谢过。
朔方军和回纥骑兵返回灵武不久,肃宗的使者抵达灵武。
传敕令命郭子仪、元载和仆固怀恩入朝见驾,同时请叶护太子和述律绰到凤翔郡觐见。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除夕。
肃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众将回凤翔过个年。
郭子仪接令后,将朔方防务安排妥当。于十二月五日出发,同月二十三日抵达凤翔郡。
肃宗在禁内召见郭子仪等诸将,并大加封赏。大宴群臣,算是为郭子仪等将的大胜庆功。
细心的元载却发现席上少了一个人,建宁王李倓。
应该说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建宁王的身影。
宴席散了,元载携述律绰回府,与众妻妾见了面。
当晚,夜宿李清漪房中。
趁着房里没别人在场,元载问道:“建宁王呢?怎么今日不见他的踪影。”
李清漪避而不答,说道:“想夫君一路车马劳顿,确实辛苦。还是早些歇息,再过几日又要出征了。”
“我问的是建宁王事情!”元载不依不饶。
“这种事情,夫君还是少管为妙。”李清漪无奈的说道。
“建宁王出了什么事!”元载追问道。
“淑妃、李辅国和越王都在陛下面前说我三哥因成为不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心生怨怼。我三哥争辩,反被陛下关了禁闭。”李清漪眼中含泪,“只怕挨不过这个冬天。”
元载震怒,叫道:“我这就入宫去见陛下,为建宁王申诉。”
李清漪摇头道:“没用的。大哥前后进攻好几趟,都被陛下叱责。我也入宫为三哥求情,结果被陛下呵斥。”
元载伸手扶额,只觉得怎么感觉又遇到了玄宗。
当年玄宗执意杀害高仙芝和封常清,真可谓是自毁长城。
如今又来这样一遭。
但不能任由肃宗害死忠良。
次日大清早,元载禁内见肃宗。
肃宗道:“贤婿不在家中休息,却为何到此啊?”
元载回道:“臣在家中歇息,想着今日天气不错,所以入宫问安。”
肃宗笑道:“贤婿有心,我一切都很好。贤婿既然来了,就随我一同去后花园走一走,看看这瑞雪。”
元载谢恩。
君臣二人在宫女侍从的簇拥下,来到禁内的后花园。
园内怪石嶙峋,雪白的雪披在怪石的身上,多了几分洁白,多了几分神秘。
君臣二人穿梭在其间,来到了荷塘前。荷塘早已结冰,好像一面镜子照着君臣二人矫健的身影。
肃宗问道:“贤婿以为何日可以克复西京,还于旧都。”
元载回道:“待明年花开雪融之时。”
肃宗大笑,心情也随之大好。
元载趁机道:“臣自还朝以来听说很多传闻,不知道是真是假。”
肃宗问道:“说来听一听。”
元载道:“臣听说建宁王屡次埋怨自己不能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只是不知是真是假。”
“哦?原来贤婿也听说此事。”肃宗捋须沉声道,“贤婿以为这句话可信度有多高呢?”
元载笑道:“臣以前没见过建宁王,肯定会认为这是真的。但是臣自陛下西巡以来,与建宁王朝夕相处,只看到建宁王出则血战,入则服侍陛下,是尽心竭力。”
肃宗沉默不语。心里还是念起李倓的好,心里开始犹豫起来。
这时,李辅国来了。